12月22日,延迟退休再次成为公众热议话题。在当天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谈及供给侧改革红利时说,如果延长女性退休年龄,将相当于每年增加1万亿元养老金,必将缓和许多省份养老保险资金链紧张的状况。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女性一般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男性为60周岁,延长女性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也将有助于缓解养老金压力。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按照以上方案延长女性退休年龄,能否每年多出1万亿养老金从而缓解养老金压力?由于延迟退休在我国相当于延迟领取退休金的年龄,在各方面反对声中,女性延迟退休10年必定阻力重重,那么应该如何更好地推进延迟退休?
黄奇帆:
延长女性退休年龄,每年相当于增加1万亿元养老金
这次论坛中,黄奇帆就我国宏观经济改革发表主旨演讲。他介绍,供给侧的改革是结构性的改革,是长周期经济发展的动力,“会产生生产力发展的红利”。
黄奇帆分别从对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开拓服务贸易领域、农民工落户城市、延长女性退休年龄、降低运输成本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供给侧改革,表示每一个方面的改革都有望带来万亿元级的红利。
其中关于延长女性退休年龄这一供给侧改革,黄奇帆认为,如果妇女退休年龄从现在的50周岁变革为60周岁,甚至是和男性一样延长到65周岁,则相当于每年增加1万亿元养老金,必将缓和许多省份养老保险资金链紧张的情况。同时,一年产生一两万亿元红利进医保,还能多了几亿妇女10年的工作,又产生劳动力红利。
黄奇帆的观点并非没有依据。我国现行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劳动保险条例》等法规明确的。1978年《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对此再次予以确认,执行至今。
人社部原部长尹蔚民曾指出,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
因此,人社部日前在答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建议时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一些国家相应延迟了退休年龄,“相应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
同时,一个大背景不容忽视,我国部分省份养老保险基金告急,据人社部2016年数据,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达7个,其中黑龙江当年养老基金的累计结余已“穿底”为“-232亿元”。因此,通过延迟退休来缓解部分地方养老金压力是一个可行的措施。
每年多出一万亿养老金?学者:不现实
按照以上观点,妇女延长退休年龄10年,真的会每年多出一万亿的养老金吗?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熠认为,这一测算有其依据,如根据缴费人数与养老金领取人数的变化来得出相应数据。但是,考虑更多因素的话,每年多出一万亿养老金的测算“并不现实”。
张熠向南都记者介绍,在这个测算中,延迟退休后的资金折现率等因素都需要假设,而这些假设对最终测算结果影响非常大,所以很难得出一个准确的数据。同时,这些测算都是站在精算的角度来进行的,假设所有人都是“木头人”一样听从安排,而实际并非如此。
例如,政府延迟退休后,并不是所有劳动者都会回到工作岗位上,也许老年劳动者会处于“没人要”的失业状态,所以政府养老金收入也就不会那么高,“实际上数字不会这么大”。
张熠还介绍,延迟退休不仅要考虑养老金收支平衡的问题,还要考虑劳动者的实际状况,比如其是否还有劳动能力,以及市场对老年劳动力的需求是怎样的。
他指出,实际上我国市场一直以来对老年劳动力的需求不是很强。由于我国临近退休的老年劳动力在受教育水平等各个方面和年轻人还有明显差距,企业宁愿使用农村或外地转移来的年轻劳动力,也不愿使用本地的老年劳动力。
当然,未来随着临近退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提高,市场可能会慢慢产生对老年劳动力的需求,但这在短期内不会实现,这就决定了,延迟退休政策的进程也是非常缓慢的。“不会一次性延长10年,而是慢慢的、渐进式的,所以对养老金的效应也不会那么大。”他说。
此外他还指出,延长退休年龄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会增长,从而导致养老基金支出增加,这也会弱化延迟退休的改革效果。
疑问:
如延长退休年龄,领养老金的年龄也要延长吗?
延迟退休政策非常容易点燃公众情绪,多个网络调查显示,反对者高达90%以上。
不过,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阳义南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实际上愿意延迟退休者约有37.95%。
南都此前网络调查也发现,有34.4%的网友明确表示自己退休后还会继续工作,也就是说超3成网友可以接受工作到更高的年龄,那么大家为什么还会反对延迟退休政策呢?
据了解,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基于法定退休年龄的强制退休制度。按照规定,我国职工只有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并且缴纳养老保险达15年以上,方可按月领取养老金。这也就是说,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就是开始领取退休金的年龄,我国的延迟退休就是延迟领取退休金。因此,妇女延迟退休10年,就是说女性要晚10年才能领到养老金,因此网友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同时,我国部分省份养老保险基金告急,再加上我国许多地方过去为给上一代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挪用当代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积累基金,形成了备受诟病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曾引发社会的断保、退保现象。
在此背景下,将延长妇女退休年龄、减少养老金支出,作为缓和养老金压力的手段,令许多人难以接受。
学者:
延迟退休不应简单地“一延了之”,“择时”很重要
虽然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但阳义南向南都记者表示,延迟退休不应简单地“一延了之”。他认为,不管是当下的“一刀切”强制退休,还是“分刀切”渐进式延迟退休,都既不合理,也很难实现,要“讲道理,讲方法,在系统配套改革前提下实施弹性退休”。
据介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就是指劳动者到了这个年龄停止工作,而在其他几乎所有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只不过是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而不是停止工作。阳义南认为,我国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应注意把法定退休年龄与领取养老金年龄区分开。法定退休年龄只作为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的起点,而不是强制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标准,应逐步改革强制退休制度,改而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所谓弹性退休制度,就是政府提供一个退休年龄段区间,允许职工根据自身的教育、健康、家庭、对闲暇的偏好等因素自主选择退休年龄。当然,选择较早退休意味着无法领取正常的全额养老金。阳义南表示,这是当前老龄化工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退休制度。
同时,他还指出,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没有严格遵循精算平衡的待遇计发原则,存在“早退拿得多,晚退拿得少”的“倒挂”现象。这种扭曲的激励机制会诱导职工选择尽早退休,希望早日领取养老金,落袋为安。
阳义南认为,要改进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公式,将退休待遇与退休年龄挂钩,严格按精算平衡原则来计算职工可以领取的养老金,使“早退也赚不到,晚退也不会亏”,这样职工才会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偏好来选择自己的退休年龄。
而在张熠看来,比是否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更重要的是延迟退休政策的“择时”,即何时开始延迟退休。他认为,我国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开始实施延迟退休,这个时间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何时对老年劳动力产生需求,以及老年劳动者本身的状况。
张熠认为,最近几年还不是开始延迟退休的最好时间。“不过这不代表我们现在不可以做方案,延迟退休政策现在就可以做起来了。”他向南都记者表示。
背景:
延迟退休政策“难产”,2020年是最后一年
延迟退休政策一直处于“难产”之中。
南都记者了解到,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都对研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提出了要求。2017年7月公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即2016-2020年)应制定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如果按照该要求,那么明年即2020年应当是最后的期限。
官方曾经提出一份明确的时间表。2015年3月10日,尹蔚民在全国两会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争取2015年完成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制定,2016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征求社会意见,2017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后才会实施。
不过,延迟退休改革面临重重困阻,官方至今也没有公布延迟退休方案。今年8月,人社部通过中国政府网回应养老保险热点问题时表示,延迟退休年龄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的社会政策,政府是非常慎重的。
人社部在答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建议时指出,延迟退休年龄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属于重大的政策调整,特别是当前就业形势依然复杂,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同时,对延迟退休年龄,“不同行业、不同群体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
“我们将综合考虑劳动力市场情况、社会的接受程度,根据不同群体现行退休年龄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并适时提出方案建议。”人社部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