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27日发布“全球外交指数”,报告称,中国在2019年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驻外机构的国家。有外媒由此声称,中国的全球外交影响力业已超过了美国。
“全球外交指数”追踪了过去两年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交网络发展和收缩情况,包括亚太经合组织、G20的全部成员国,以及大部分亚洲国家。
截至2019年,中国在全球拥有驻外机构276个,比美国多3个。从大使馆数量看,中美两国旗鼓相当,但中国在领事馆数量方面更胜一筹,有96个,而美国为88个。在中美之外,法国、日本、俄罗斯和土耳其分列三到六位。
驻外机构数量当然不能涵盖“外交指数”,但毕竟反映着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广度。从这个角度讲,中国驻外机构跃居全球首位,折射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存在感与融合度都在提升。
中美排名易位有两个原因
该机构的“外交指数”排名两年发布一次。2016年,中国尚在美、法之后位居第三,2017年就超过法国位居第二,2019年超越美国升至第一。
中国驻外机构增多的第一个原因是建交国增加了。过去三年多以来,已先后有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马、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萨尔瓦多、所罗门群岛和基里巴斯与台“断交”。这些国家与中国都互设了外交机构,其中5个是过去两年增设。
此外,面对单边主义抬头之势,中国强化了关键区域的外交布点,通过构建密实的经贸合作加强多边主义机制,同时强化了领事保护以维护海外中国公民权益。
美国则在2017年后基于“美国优先”,外交投入有所减少,特别是国际开发署这样的援助性机构。
特朗普政府一度试图削减国务院和美国国际开发署高达23%的预算。同时,美国国务院许多事务官不愿意在特朗普政府工作,离职和“背叛”现象不断出现。
近日美国众议院召开的特朗普弹劾案听证会,美国外交官纷纷出庭作证,部分折射了美国国务院官员与特朗普间的紧张关系。
一是有序布点,一是混乱没有章法,这是中美驻外机构排名易位的重要内因。
驻外机构数量不等同于外交实力
一定程度上,驻外机构数量的多少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外交影响力。但是,并非外交影响力就只能用驻外机构数量体现。驻外机构数量只是最简单、最静态的量化指标,而且主要代表政府间的关系。
外交影响力既可以是政府间的,也可以是民间的;既可以是通过硬实力投射出来的,也可以是通过历史好恶、文化、影视、饮食甚至某一个事件投射出来。
日本与韩国因慰安妇赔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进而发展到日本控制韩国的通讯产品上游链供应,引发了韩国抵制日货的潮流,就是历史问题导致外交影响力动态变动的例子。
更重要的是,驻外机构数量不等同于外交实力。更真实反映外交实力的是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军事投射力、科技创新水平、人口数量、劳动力平均年龄等指标。
还是这个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今年早些时候曾经发布过2019年亚洲实力指数。
报告估算,虽然因美国的经济政策使其“难以发挥以提供共识为基础的领导作用”,美国在亚洲的外交影响力已落后于中国和日本,排名第三。但是,美国因为强大的军事存在,在亚洲的外交实力仍然领先中国8.6个百分点。
当然,不管这些指标是怎么编制的,也只是一家之言。
强化软实力是重要突破口
近年来,在国际上类似全球影响力、国家实力等的排名中,中国的位次都很靠前。这客观上反映了中国的进步,但不能沾沾自喜。捧杀和棒杀,都是一种信息屏蔽,可能影响真实判断。
就外交而言,除了驻外机构这样的基础网络建设,软实力建设也不能忽视。
有研究机构列出过软实力的几个主要指标。其中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等。
与政治光谱两极分化的美国相比,在上述指标中,中国不处于劣势。强调共同体概念,为多边主义鼓与呼,重视国际合作等,在国际政治正当性、推行外交政策的专注度等方面无可质疑。
不过,在国际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许多工作被故意歪曲,自身的传播声量、传播方式也有不少需要改进之处。但无论如何,全方位发展自己,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才是发展外交的根本命题。至于国外的排名,充其量只是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