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豆消费大国,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9554万吨,年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1/3,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这些进口大豆有九成来自美国和巴西,其中来自巴西的大豆占总购买量的53.3%,靠着中国买家的支撑,巴西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不过,无论是中国绝对的需求地位,还是巴西的强势供给地位,都没有让二者获得大豆的定价权,目前大豆的价格是由美国决定的。
美国抢先拿下大豆定价权
19世纪40年代,芝加哥凭借以北美五大湖为依托的地理位置,利用临近中西部肥沃农场的优势,快速发展成为谷物的集散地。为了稳定市场管理,商人们创立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开始交易。随着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工厂和南美的农场渐渐地接受了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定价的模式。如今,全球贸易大豆的价格,几乎100%是参照CBOT形成的。
此后,世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基本都被美国三大交易所收割,除了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期铜外,原油主要是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农产品价格形成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其它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则形成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中国如何后发制人,拿下定价权
中国虽然大豆需求量大,本应该对价格决定更有影响力,但事实上,在购买谈判时,并不是国家去和四大粮商(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谈判,而是国内的大豆厂商去谈。国内的大豆商因为集中程度、谈判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议价能力,因此大豆价格都得听别人的。
为了拿下大豆定价权,我国已经从期货市场的建立和人民币国际化两方面人手,积极参与全球定价机制。在期货市场方面,我国大连商品交易所从最初上市交易大豆期货,到其后陆续上市了豆粕、黄大豆1号、2号、豆油,再到上市棕榈油期货,大商所逐步形成了集原料、压榨、饲料于一体的产业链品种体系。
光是上市大豆期货还不够,还需要大力增强期货交易所的影响力,2016年,发布的期货检验检疫新政,大幅提高了进口大豆的交割区域和便利性。下一步,大商所将推动黄大豆2号期货国际化,通过引入境外投资者和在境外设立交割库等措施,提高黄大豆2号期货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使其逐步成为大豆国际贸易的基准价格,建设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性油脂油料期货市场。
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我国目前正在与阿根廷和巴西讨论,放弃美元直接使用人民币交易的可能。受到美元升值的影响,这两个新兴国家货币也大幅度贬值,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减少相当一部分损失。
期货以及衍生品市场的建设,与货币的国际化,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结果。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利于中国期货定价权的夺取,中国期货市场的建设反过来也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铁矿石、石油等其他大宗商品话语权逐渐被中国掌握
无论是大豆还是石油、金属,目前国际市场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都已形成其定价中心,但从目前的形势上看,这个定价格局正在被动摇,我国正在整体布局全球各类大宗商品。今年3月,中国版原油期货挂牌交易,5月,铁矿石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由于交易量巨大,铁矿石成为全球定价参考中国的少数大宗商品之一。
目前,已有多国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结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未来,人民币如果广泛用于股票、期货、债券等金融资产,那么人民币国际化将再上一个层次,中国也会顺势拿到更多大宗商品的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