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乘用车市场连续的销量滑坡,已让众多汽车品牌陷入价格战泥潭。从9月乘用车销量数据来看,形势依旧没有任何好转迹象,包括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出现了同比大幅下滑,曾经的金九银十如今演变成了
一场生存之战。
销量接连下滑9月车市仍处寒冬
乘联会最新公布的9月乘用车销售数据显示,今年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90.5万辆,同比下滑13.2%,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202.4万辆,同比下滑12%,零售、批发销量的跌幅均超过10%。
从今年6月以来,国内乘用车市场已连续4个月出现了同比负增长,按照以往规律,从9月开始直至12月,汽车销售会呈明显上升趋势,也是各品牌厂家冲刺全年销量目标的关键时期,但从今年实际情况来看,“金九银十”未能给车市带来足够的推动力。
在同比纷纷下跌的情况下,车企纷纷选择不公布同比数据,只公布环比数据以提升信心,市场的不景气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在9月乘用车市场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品牌中,有9个车企出现了同比下滑,仅吉利汽车一家增长,长期占据合资品牌销量前三位的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也难逃下滑,具体数据上,一汽大众同比下滑5.4%,上汽大众同比下滑8.6%,上汽通用同比下滑18.4%。
渠道下沉效果弱化购置税优惠或重出江湖
根据易车研究院行业研究部发布的《中国乘用车“低级别城市”洞察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四五线城市的销量占比高达48.56%,是车市主体,但低级别的四五线城市同比增长跌至0.55%、1.64%,四五线城市购买力下降导致的中低端车型市场萎缩是车市下行的其中原因之一。“市场下沉”战略已经不再适合普通车企,越来越适合豪华车企。
从实际的销量数据上看,像上汽通用五菱这样典型依靠渠道优势和低价策略占主导的企业已经陆续出现问题,9月,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为9.87万辆,同比下降24.4%,跌至乘用车排名第6位。而像北京现代以低价、中国市场特供车型为主要市场策略,主打三四线增量市场的企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今年9月北京现代销量6.29万辆,同比下滑14.4%,环比8月下滑11.3%,再度跌出乘用车市场排名前10。
面临车市寒冬,提振市场已经迫在眉睫,近日,路透社报道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向有关部门提交文件,提议将2.0L及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再次减半。不过,汽车流通协会随后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否认了该消息,表示仅向发改委提议调整二手车税收政策、充分发挥汽车金融拉动消费引擎作用、研究开发我国农村汽车市场的对策和措施这三个提议。
对于2018年四季度国内车市,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由于2017年四季度的超高基数,2018年四季度车市将面临严峻的负增长挑战,但10月的车市增长不会出现剧烈加速下滑的局面,中国车市仍具备消费韧性。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将有更多企业为完成目标,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新一轮的价格战一触即发。
相关链接
亏损面持续扩大 10000家汽车经销商将出局?
车市下行压力下,经销商亏损面正持续扩大。《2018年1-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只有32.8%的汽车经销商处于盈利状态,另外有26.7%的经销商持平,40.5%的经销商明确表示处于亏损状态,经销商亏损面扩大。
专家认为,高库存是经销商面临的最大经营压力之一。良性库存系数(<1.5)的经销商占比仅为33.6%,有四成以上经销商库存系数突破2以上,自主品牌的库存压力最大。
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查数据佐证了这一观点:截至目前,经销商库存指数已连续9个月高于警戒线,创近三年历史新高,经销商整体经营状况欠佳的状况比往年更甚。
而库存高的重要原因在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消费者延迟购车,增量市场乏力,存量市场换购周期延长,再加之各品牌厂商任务量普遍偏高,随之对应的支持政策力度也偏弱。与此同时,受汽车行业增速持续放缓的影响,新车毛利占比也呈现下降趋势,仅为28.5%。调查显示,有60%的经销商无法在新车销售上获得盈利,经销商利润结构出现失衡现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全国包含3S店、4S店、5S店为主的经销商网络已达到29578家,同比上年度经销商网络总量增长5.5%,已经超过行业销量增速,竞争异常激烈。市场和资源有限,可4S店的密度却在加大,因此业内专家判断:未来5年或有1万家4S店将会出局。
面对如此境况,已然愁云惨淡的经销商该如何生存?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体量还是足够大,在这样一场群雄争霸中,仍然有足够的空间供各大“诸侯”施展,汽车流通市场不会出现寡头,只看谁有能力分割到更大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