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7月下跌幅度超过3%,但7月以美元和SDR计值的外汇储备却都出现小幅度增加,超出市场预期。
8月7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末,以美元计值的中国外汇储备为31179.46亿美元,较6月末上涨58.17亿美元,且涨幅有所扩大;以SDR计值的外汇储备为22193.89亿SDR,较6月小幅度增加68.27亿SDR。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2018年7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未来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主要国家宏观政策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但我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基本面依然稳健,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运行有条件保持总体平稳,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在波动中保持总体稳定。
估值变动影响不大
记者采访了解到,7月份金融市场上美元指数与上月末仅微降0.06%,主要国家债券收益率小幅上行、价格微降,因此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对外汇储备的影响较小,7月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更多是跨境资金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平衡的结果。
华泰宏观点评称,官方外汇储备未显现较大流出压力。此外,债券收益率波动造成的估值为基本中性略偏负向。经过模型测算,估值变动不是7月份官方储备变动主要因素。
在资金流入方面,山东地区一家中小型纺织品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7月是出口企业的收款月份和下半年生产的重要节点。“对于小微企业而言,7月依然感觉到流动性比较紧张,因此收到款后会结汇投入下半年生产中。目前我们已经难以判断汇率走势,觉得7月结汇价格相比上半年也不错,就提高了当月结汇比例。”
此外,随着经常账户顺差缩小已渐成趋势,非储备性质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持续流入已成为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稳定的重要力量。外汇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82亿美元,直接投资净流入299亿美元。中债登最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7月境外机构在中债托管的人民币债券余额为13540.77亿元,当月增持量达582.2亿元,境外机构已连续第17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仓位较去年同期增长60.92%。
在资金流出方面,四川地区某国有大行外汇业务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7月份一般是外资企业利润汇出、境外上市的公司分红派息的主要时期,投资收益相关的购汇需求会提升,暑假期间来银行换汇用于境外旅游和留学的需求也有所增多。
“虽然非储备性质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持续流入对储备和汇率形成了支撑,但一方面要注意资本项目的流入并非是长期稳定的,进出比较快;另一方面要关注到中美贸易顺差占据了中国贸易顺差的90%以上,如果贸易摩擦继续扩大,会直接对经常账户下的流入造成影响,并影响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香港某外汇交易经理对记者表示。
逆周期调控的下一步
自6月中下旬开始,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和美元指数稳定微涨,人民币汇率开始承压,仅两个多月就从6.4左右下跌到最低6.9126。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8月3日人民银行决定自8月6日起再次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消息公布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短线上涨逾500个基点,从6.9左右涨到6.84。截至发稿,本周前两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也累计上涨0.2%。
“虽然央行表示过将退出汇率常态化干预,对汇率波动的容忍度也在提高,但实际上中国监管部门还有很多汇率调节的工具和空间。如去年9月人民币上行的时候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近期下行时又调整到20%,也不排除后续还会重启逆周期因子。”上述香港某外汇交易经理表示,“除基本面外,央行随时会出台的干预措施也是对冲基金不敢长线做空人民币的原因之一。”
原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认为,虽然6月中下旬后人民币汇率加速回调,但香港市场一年期的无本金交割远期(NDF)美元溢价仅为1%左右,显示市场并没有很强的贬值预期。
管涛还表示,此外,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没有刺激资本外流,相反6月到7月,在人民币汇率累计下跌6%的情况下,境外机构却累计增持中国国债1445亿元,同比增长150%,沪股通和深股通项下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570亿元,增长28%,目前市场预期较为稳定。
“央行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维持国内外汇市场的供求平衡和市场预期稳定,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矛盾还是在于美元指数,只要美元指数不超预期的强势,年内人民币汇率跌破7的可能性依然较小。”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
央行条法司司长刘向民也在近期发文表示,未来将强化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更多金融活动和金融扩张行为纳入宏观审慎管理范围,加强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引导,对跨境资本流动中的高风险行为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逆周期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