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存款两个月减少1万亿 中小银行揽储压力持续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8-06-26
  • 分享到QQ空间

央行发布的2018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4月住户存款即居民存款大降1.32万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降幅;5月份住户存款即居民存款仅增加了2166亿元,还不到4月减少的零头。从数据可以看出,5月份居民存款虽然没有延续4月的大跌,但反弹乏力。两个月下来,住户存款减少了一万多亿元。

在整体居民存款增速下降的大背景下,对一些以往依赖理财产品和同业存单来调配流动性的中小银行来说,由于他们营业网点少,传统客户规模有限,品牌知名度小,吸储压力尤其明显。事实上,中小银行吸储难并不是今年才开始出现,从20153月至2017年底,中小银行吸收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出现下滑,这一比重与5家大型银行的差距从9%扩大到约14%,可见其存款竞争能力并不强。

浙江一家商业银行高管“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揽储的压力短时间将持续。”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分析认为,目前随着货币政策的收紧,一般性存款增速放缓,与此同时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之间的分化较大,存款向大银行集中,中小银行获取存款的压力更大。

钱都去哪了?

从国内储蓄率整体情况来看,在2010年储蓄率最高接近50%,远超发达国家20%25%的储蓄率和全球平均30%的储蓄率。2011年后随着投资的边际收益率开始下降,投资增速和储蓄开始下降,2015年到2016年呈加速下降趋势。

存款流失越来越严重,减少的钱去了哪里?

上述银行高管表示:“从近年工作实践中发现,理财产品分流了很大一部分原来的储蓄额度。”据其介绍,如今居民的理财意识大幅度提高,不满足于把钱存在银行获得一点利息,而且理财形式和产品日趋丰富,居民存款理财化趋势明显。除了互联网理财规模持续上升外,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都在“分食”居民银行存款这块“大蛋糕”。加上这两年连续降息,银行存款利率很低,而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之类的产品收益率却在不断走高,这一高一低造成银行存款快速流失。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47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接近30万亿。除此之外,目前货币基金规模也高达7万多亿元。加上各种宝宝类的理财产品和P2P互金等,也搬走了部分居民存款。

另外,有银行业内人士认为,今年银行居民吸储比往年更加困难与房地产市场持续一年多的“限购”“限贷”政策有一定关系。

2016年末推出的“限购”“限贷”政策下,银行提高贷款首付比例,使购房者付出更多的首付款资金,甚至有些购房者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只能全款买房,这都会消耗居民家庭大量的储蓄存款。

开启“抢钱”模式

年中已至,银行存款争夺战悄然打响。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多家银行网点发现,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上浮较为普遍,最高在50%左右。

在西城区一家城商行里,介绍该行大额存单的宣传海报摆在大厅显眼的位置,上面写着利率最高4.11%等字样,颇为引人注目。本报记者调查发现,面向个人投资者新发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普遍上浮,起购金额比以往更加丰富,还有可以按月付息、提前支取、可依据挂牌定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等优惠政策。

其实“抢钱”大战从一个月前已经开始了。

今年4月下旬,四大行已全线上调大额存单利率,较基准利率的上浮倍数由40%提升至45%,随后中小银行纷纷跟进。融360监测的35家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数据显示,5月份共有24家银行上调了利率,通过与4月均值对比发现,5月份的大额存单各期限利率均值都有上涨,其中上涨最多的是3年期大额存单,上涨了25个基点;其次是两年期和1年期的大额存单,分别上涨17个和11个基点。进入6月,招商银行的大额存单1年期利率由上月的2.18%上调至2.22%3年期、5年期利率均由3.99%上调至4.13%4.18%;浙商银行的1年期、2年期、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分别由2.13%2.98%3.9%上调至2.28%3.19%4.18%;交通银行的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分别由3.85%4%上调至4.13%4.025%。而一些城商行则干脆“一浮到顶”,例如盛京银行和东莞银行的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已上浮55%2.325%,达到了城商行大额存单的最高浮动上限。

除了上调利率吸引投资者外,不少银行大额存单的起购金额档位比以前更加灵活,在20万元的起购档位之外,增加了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等不同金额档位,并给予不同的利率和计息方式。

另外,结构性存款和银行货币基金等产品也成为各银行之间争夺存款的手段。

揽储压力将持续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银保监会联合央行发布了《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要求“商业银行应完善薪酬管理制度,改进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存款的基础性工作,强化存款日均贡献考评,从根源上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

董登新认为,《通知》主要从存款偏离度和处罚等方面进行了放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释缓银行的揽储压力,引导银行利用合理的利率定价,重点吸引中长期储蓄资金,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曾表示,短期来看各家银行对存款如此“饥渴”,存款显得十分稀缺确实是市场的普遍感受,银行揽储压力短期内仍将持续,特别是中小银行。据曾刚分析,2017年下半年,监管层开启强监管大幕,去杠杆、拆解影子银行等在一定程度上使银行的资产端受到限制、放贷规模出现下降,进而存款资金来源减少。同时,监管强化了对存款的关注程度和鼓励程度,而监管层推出的包括流动性新规在内的监管措施使同业负债受到压降。原来同业资金来源和存款来源都可以支持银行资金端运用,但现在资金来源结构的改变使得存款显得更加稀缺。

“从2017年银行年报的披露数据可以看出,2017年银行存款规模分化严重。国有五大行加上招商银行,住户存款余额达到33.48亿元,占住户存款的比重超过50%,且存款余额增速也较为平稳,在2.5%-4.9%之间。再加上大型股份制银行的份额,留给中小银行吸储的空间并不多,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揽储的压力短时间将持续。”上述银行高管进一步表示。

    •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指数
  指数名称 数值 幅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