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管理频频收紧 地方政府受何影响?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8-03-12
  • 分享到QQ空间


2017年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文件收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这些举措效果如何?对地方政府影响有多大?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2018年财政赤字率出现了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降至2.6%,财政赤字规模和结构与2017年相同,即均为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地方政府债券8300亿元。在2017年财政收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这一调整显示中央对政府债务的审慎态度。


不计入财政赤字的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安排地方专项债券1.35万亿元,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建设。这一规模虽然比2017年增加5500亿元,但仍低于一些研究者的预期。


市场普遍认为,考虑到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监管的收紧,地方政府的融资受到制约,2018年增广赤字率将有所下降。


政府工作报告重申,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各类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省级政府对本辖区债务负总责,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各负其责,要积极稳妥处置存量债务。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财政部长肖捷在两会记者会上亦表示,对各类违法违规举债问题,财政部的态度坚决、明确,发现一起,要查处一起、问责一起,从严整治无序举债乱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长久以来,中国地方债管理的一大难题是底数不清。2017年底以来,多个省份开始新一轮的隐性债务摸底,有的地方称,这是“对隐性债务的最后一次确认”。隐性债务统计的难点在于口径并不统一。何种债务属于隐性债务?规模又有多大?


监管密集收紧,尤其是多份文件多次重申“融资平台新增债务与地方政府信用严格隔离”,这与年初部分地区对经济数据“挤水分”相叠加,使得市场预期正在发生改变。市场开始担心,一些地区的债务指标或突破警戒线,对地方偿债保障依赖较强的城投债风险可能加大。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近期市场调查中,超过六成的投资者认为今年打破刚兑最可能发生在城投债务领域。市场对城投债务风险的担忧是自2011年三季度城投债暴跌之后最为显著的一次。


各种隐性负债手段中,信息透明度相对较高的当属融资平台,多项研究都显示,融资平台不仅面临还本的困难,即使考虑了政府补贴,其收入也很难满足付息的需求。


2015年以来地方政府的融资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引导基金等,正在被一一堵住。过去一年间,十余个地方政府、相关金融机构、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因违法违规举债而被问责,一些地方也开始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纳入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体系中。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央对地方债有过多轮摸底、收紧监管,但结果仍是债务规模快速累积。这一次结果是否会不同?“地方启动去杠杆”还分析了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的根本原因,并就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做出建议。除了强化监管,要解决地方债问题,既需要既定投资的融资渠道规范化、透明化、风险可控化,也要加强对政府投资的管制,加快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

    •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指数
  指数名称 数值 幅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