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对外公布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下称《总规》)的批复。
批复对《总规》提出十三项要求,除正式确定了常住人口规模、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上限,还对北京老城保护提出要求。批复表示,要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
2017年3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公示版草案展出的旧城传统空间格局保护示意图。 |
应如何理解“老城不能再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老城不再拆迁,主要是指不再继续拆现有划定的历史遗产,“但还是会有正常的土地腾退,二者没关系。”
该专家表示,老城不再拆的说法“过去其实也提,但是没有这次提的这么坚决。”
北京“老城”,即北京旧城墙之内的区域。根据《总规》(公示版草案),老(旧)城可细分为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四大区域,总体呈“凸”字形城廓。在《总规》(公式版草案)中,“老城”被称为“旧城”,后在6月上报中央的《总规》(送审稿)中改为“老城”,以更加强调对北京城市历史积淀的尊重。
批复还强调,对于老城,要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前述中规院专家表示,“恢复性修建”与“应保尽保”应分开理解,“应保尽保”是指所有的历史遗存都要得到尽可能保护,而“恢复性修建”是指对历史文化名城格局有重要影响的遗迹、遗址会选择性恢复。“比如未来北京要申遗的中轴线及其两侧的重要遗产,像永定门就已经恢复了,因为它对7.8公里中轴线格局有重要作用。”
此前公开的《总规》(公示版草案)提出,要继续坚持并突出旧(老)城保护的十个重点:保护从永定门至钟鼓楼7.8公里长的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传统风貌特色;保护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整体保护明清皇城等。
其中,要结合中轴线申遗工作,加强钟鼓楼、玉河、景山、天桥等重点地区的环境整治,同时重塑旧城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保护及重现银锭观山、景山万春亭、北海白塔等地标建筑之间的景观视廊,并恢复历史河湖水系、凸显明清北京城廓等。
此外,《总规》(公示版草案)还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与腾退,通过腾退文物、逐步整治或拆除对文物环境风貌有影响的现有建筑、加大环境整治等手段,严格落实文化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要求,严格控制文物周边新建改建项目。此前,东西城区已启动文物保护腾退工作。
“这版北京总规中的老城保护规划,要从中央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要求去理解,因为不光是老城保护的章节,在很多章节也提到了这个要求,目标更高了。”前述中规院专家表示,过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更多强调单向的保护导向,但这版《总规》有了过往的保护基础,更强调发展。
他表示,过往《总规》中有些空间设想没有实现,围绕老城始终是“摊大饼”的方式。如今有了城市副中心通州和雄安新区两翼,能为老城保护的目标奠定空间基础。
另据北规院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正在编制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拟对核心区内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制定控制规划,将在后续规划中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