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第22个全国爱眼日,相关数据显示全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全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不断攀升,呈现出低龄化、重度化发展趋势,青少年近视问题堪忧。
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生的视力低下检出率分别为45.7%,74.3%,83.3%,86.4%,而2005年各项数据仅为31.67%,58.07%,76.02%和82.68%,视力低下检出率较10年前均所有增长。
相较之下,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25%,澳大利亚仅占1.3%,德国的近视率也一直控制在15%以下。
此外,近视也成为“国病”。北京大学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各类远视力缺陷的患病人数大约在5亿左右,其中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这就意味着全国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近视。
《报告》称,若没有进行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将增长至51%左右,患病人口达7亿。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尹连荣告诉财新记者,环境和遗传是导致近视的两个因素,但她强调,“环境才是主因”。她举例,“户外活动时间的减少”,“近距离用眼的增多”,“坐姿不正确”,以及“光线过暗或过亮”都会导致近视。
尹连荣指出,近视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眼部并发症,如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裂孔和脱落等。此外,尹连荣还表示,近视会给国家、个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有些人要花钱做手术,像青光眼、白内障这些病都要走医保报销”。
《报告》则指出,随着近视发病率的提高,未来中国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行业领域,符合视力要求的劳动力可能面临巨大缺口。
遏止高近视发病率政府有责
针对如何遏止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攀升趋势,北京大学眼视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迟蕙曾公开表示,定期眼检和科学预防儿童近视非常重要。
事实上,多数欧美国家对儿童视力定期检查均有作出规定,包括检查频次、检查项目,以及检查地点。
以法国为例,其社保系统要求儿童要从小开始检查视力。频率为出生后的第1周、第9个月、第24个月,之后则是一年一次。检查地点包括妇幼保健中心、各医疗中心和医院。一旦发现儿童有遗传性、先天性的视力或眼部异常,即立马进行医治和矫正。
但目前,中国并未实现青少年和儿童视力筛查体系的全面覆盖。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刘丽丽在《中国新生儿眼病筛查的现状和进展》一文中指出,中国每年出生人口为1300万至1600万,新生儿眼病筛查人数仅为1万左右,0-3岁儿童眼保健覆盖面极低。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认为,青少年视力复查频率应为三个月一次,并建议尽快为青少年儿童建立完善的屈光发育档案。
事实上,早在2001年新加坡政府已开始为本国青少年儿童进行视力普查、健康教育并建立近视档案。截至2011年,新加坡官方宣布,2005年~2011年,该国青少年近视率下降了5%。
尹连荣也表示此举“很有意义”。她指出,如果从3岁开始每年建档案,每一次都能知道孩子是否有近视的倾向,在出现假性近视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治疗,就能避免近视的加深。
尹连荣认为,近视并不只是医学界的问题,而是属于“全民的、公众的事件”,预防近视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全民的素质”,“各个层面都要关注”,包括小孩、家长、学校和医疗机构。其中,“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最有价值”。
自2007年起,中国相继出台多个政策对青少年近视进行防控,包括《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等,但由于“公共教育”和“对学校激励机制”的缺失使得这些政策纷纷“落实难”。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玲此前接受《中国经济导报》采访时则强调,对青少年视觉健康要做到“防治结合”,“医保政策需跟上”。
李玲称,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视觉健康已经成为公共卫生服务或初级保健的基本内容。此外,多数发达国家已将视力矫正纳入医保中,例如验光、配镜等费用都可以从国家医疗保障中得到一定的补贴。
李玲表示,目前中国仍不具备将视觉健康保障所有服务都纳入医保的条件。她设想,如果现在人均40元钱的公共卫生费用能拨出例如1元钱,用于青少年视觉健康保护,那么未来将可能会节省不少视觉治疗的费用。
每天须进行一到两个小时户外活动
目前,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公认的,能够有效预防近视的措施之一。尹连荣表示,“户外运动最主要的作用是预防”,“如果已经形成近视,它能让近视加深速度放慢”。
尽管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视光学学院视光医生唐纳德·穆蒂曾表示,目前还不能确定“在户外呆着到底好在哪里”,但是相关研究却不断揭示出室外活动时间与近视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2007年穆蒂与其同事曾对加利福尼亚州500多个儿童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与近视风险明显相关的环境因素就是室外活动的时间。
2008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近视研究员伊恩·摩根在对悉尼40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三年的研究之后,同样发现室外活动时间较少的儿童患上近视的风险更高。
此外,台湾南部的一所学校要求学生在每天8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里要到户外活动,不要待在室内。一年后,医生发现这些学生的近视率仅为8%,而附近学校学生的近视率则高达18%。
新加坡政府在其国家近视预防项目中就特别强调户外活动对预防近视的作用,并将课外活动时间作为考核公立学校的重要指标。加拿大教育部门严禁拖堂,也不允许补课,一些省份还强调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能少于两小时。法国则是要求中小学减少课堂时间,重视户外运动。
这就意味着近视防控需要“全社会出力”,尹连荣指出,学校应该对教学和学习条件的设置进行“慎重考虑”,才能够保证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时间。针对户外运动的标准,尹连荣表示“一天至少要一到两个小时”。
此外,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杨智宽教授曾公开指出,在增加课外活动时间的同时,教育部门应该切实考虑减负问题。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暨眼底病学组组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许迅团队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在入学后二、三年级近视发病率激增,到了三、四年级,约一半的孩子发展成为近视。
许迅此前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则表示,儿童和青少年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使其大部分时光被关在室内学习,而缺乏自然光会增加近视的风险。
许迅在采访中称,为了不输在起跑线,多数家长在幼儿园时期就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英语、数学、绘画、音乐、棋艺,而这“牺牲了体育锻炼和户外玩耍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