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前日(4月18日)发布3月全国70城房价数据。合肥二手房环比上涨最大,涨幅为9.3%,超过北京(6.3%)、上海(6.2%)和深圳(4.7%)。该市新房环比涨幅4.6%,在70城中位居亚军,仍领先于上海(4.3%)和深圳(3.7%)
其实早在今年2月70城房价数据中,合肥二手房即以环比6.7%领涨全国,同时其新房环比涨幅2.3%,位居全国第五。
在这一波二线楼市房价接力上涨行情中,长三角强二线城市着实令人咋舌。目前苏州房价已飙到均价2万元,南京均价约4万元。合肥不是孤例。
政务区领涨全市 滨湖区颇具潜力
合肥房价这一轮上涨从去年10月左右开始,尤以政务区和滨湖区引人注目。政务区是合肥市政府所在地,滨湖区是省政府即将迁入地域。
目前政务区房价全市最高。根据易居研究院的监测数据,2016年第一季度,政务区成交均价最高,已达14392元/平方米。从成交结构来看,80-100平方米的户型是成交主力,成交面积为89.16万平方米,占总成交面积的36.29%。
据政务区一家中介销售人员介绍,今年3月,该区新盘销售时,认筹的人数远远超过楼盘房源,摇号买房基本靠运气。除了推迟放盘,开发商还放出绑定车位卖房的消息,车位价格大多超过10万,而且数量大于推出房源。因此有人虽然抢到了车位,但依旧买不到房。“甚至只见新楼开盘,不见房源出售。彻夜排队买房这事儿都上过新闻。”上述销售人员介绍。
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上周(4月11日至17日)合肥九区累计成交商品住宅共1290套。除了新站区、高新区、经开区,其余六个区域销量均未破200套。政务区仅成交32套位,居全市九区销售末位,区域内可售新房1338套,仅占全市可售楼盘的7.1%。克而瑞分析,新房供应不足导致政务区销量走低。
滨湖区在增值潜力方面颇具想象空间。按合肥“双心主城”规划,除老城区中心外,政府大力发展位于滨湖新区“新城中心”。今年4月1日,安徽省政府即将迁往滨湖新区。
根据合肥市规划局发布的2016年工作计划,今年合肥市将启动合肥国家级滨湖新区规划研究,完成合肥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环巢湖旅游休闲示范区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规划编制。
滨湖区的价格仍有上涨空间,库存量也相对充足。2016年第一季度成交均价为9660元/平方米。克而瑞最新周数据显示,滨湖区上周成交167套,成交均价为10540元/平方米,可售房源3532套,库存量居全市九区内首位。
房价为何飙升?
从楼市基本面看,合肥此轮房价飙升取决于多重因素,例如库存不足、地价攀升和房企拿地策略转移。
根据易居研究院4月18日发布的35城新房库存报告,合肥可售库存总量为205万平方米,同比下跌58.4%。3月成交9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73%,库存明显不足。此外,库存去化周期为2个月,创历史新低。自去年8月以来,合肥库存去化周期从6个月的低位进一步缩短。
高地价持续推升房价走高。2015年下半年来,合肥区域地王频出,楼面价破万元的地块就有5宗。去年12月,政务区单价地王以2850万/亩被融创拍下。当时,滨湖区双料地王被本地房企文一地产以1880万元/亩(折合楼面价超过1.1万元)、33.88亿元总价拍下。今年的地王榜单也被不断刷新。3月,滨湖区一宗地又被文一地产以总价76.89亿元,溢价率400%拿下,成为合肥总价地王。
一线城市楼市政策收紧,房企资金面宽裕,房企拿地策略纷纷从一线城市转移到二线城市,合肥优质地块遭哄抢。根据保利地产2015年财报,除一线及部分优质二线城市持续表现良好外,南京、合肥等地的销售额也超过50亿元,具备成为销售百亿城市潜质。
更深层次原因还包括:合肥的资金总量充裕,流向房地产的资金位居全国前列。根据合肥统计局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2015年合肥资金总量,即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12万亿,增长17.3%,领涨全国。合肥固定资产投资6153.35亿元,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南京、西安、沈阳,位居全国第5位。其房地产投资1259.14亿元,增长11.7%。
人口净流入增加。根据合肥统计局数据,截至2015年末,合肥常住人口779万人,比上年增加9.4万人,同比涨幅为1.2%,总人口占全省的12.7%。净流入常住人口6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万人,同比涨幅为7.9%。此外,合肥市内有二十多所高校。其中不乏985(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11(安徽大学)等重点院校,优质人口资源不算输入合肥。
安徽举全省之力发展合肥。自2011年三分巢湖后,合肥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城市。市内地铁等城建项目加速,预计地铁1号线可以在今年年底开通。区域经济专家认为:合肥经济圈逐渐成型,助力合肥提高辐射能力。
另从外部因素观察,周边城市限购在合肥发挥溢出效应。上海“325”最严限购令将投资客推向了周边二线城市,而南京、苏州房价疯狂飙升,炒房族群再次举首四顾。合肥成为投资客眼中成下一个优质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