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4日,学术期刊《科学报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全球已禁用多氯联苯多年,这一危险的化学物质仍已经通过食物链,高浓度富集在鲸类体内,并在未来很多年内,将持续抑制鲸类动物的种群数目。
该研究关注欧洲水域里的条纹海豚、宽吻海豚和虎鲸,其鲸脂中富集的多氯联苯(PCBs)是记录中全球鲸鱼和海豚中最高的。这样的富集可能导致种群数量的下降,并抑制其数量恢复。
“我们发现,尽管多氯联苯已被禁用,而且其环境影响开始下降,但仍然在欧洲鲸类体内保持危险的较高水平。”该研究第一作者、伦敦动物学会的保罗•杰普森(Paul Jepson)博士说,这些鲸类动物已遭到多氯联苯的严重污染,面临灭绝风险。如果不采取更多措施,多氯联苯将在未来很多年持续抑制种群数量。
多氯联苯(PCBs)是含氯数不同的联苯含氯化合物的统称,曾在工业中做热载体、绝缘油和润滑油等广泛使用。
多氯联苯可致癌,极难降解,因此能够在生物体脂肪内大量富集。其对动物和人类的生殖、神经及免疫系统有极大危害,分别在1968年、1979年导致日本和台湾“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混入米糠油,食用者中毒甚至身亡。
1979年美国和1981年英国禁用多氯联苯。然而直到1987年,靠近地中海的欧洲国家才将其淘汰。2001年,斯德哥尔摩公约将其列为全球禁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鲸类处于海洋食物链顶端,活动范围广,寿命长,脂肪含量高,对多氯联苯的富集能力极强,因此适合作为海洋多氯联苯污染的研究对象。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做了大量关于鲸类体内富集多氯联苯的研究。
杰普森和同事们想知道,长期暴露于多氯联苯,对于欧洲鲸类到底有何影响。他们分析了1081头搁浅或活着的欧洲鲸类动物资料,包括四个种类:港湾鼠海豚、条纹海豚、宽吻海豚和虎鲸。通过对鲸脂的多氯联苯聚集进行元分析,发现其多氯联苯的平均水平超过了海洋哺乳动物的毒性阈值。同时发现,对这些哺乳动物,地中海的西部和中部地区,伊比利亚西南、加的斯湾和直布罗陀海峡是全球多氯联苯的“热点”。
让人担忧的是,尽管欧洲已经执行禁用政策,鲸类体内的多氯联苯浓度有所下降,但下降一定程度后,开始保持恒定,并仍维持在高浓度水平。
例如在英国搁浅的港湾鼠海豚,1990-1998年间,体内多氯联苯富集浓度缓慢下降,而后在1998-2012年间却保持稳定。还有西地中海的条纹海豚,自1990年后多氯联苯浓度显著下降,却在2003-2008年间保持稳定,且浓度均很高,超过所有哺乳动物的毒性阈值。
作者认为,可能因为它们达到了环境输入和降解之间的“稳定状态”。他们指出,在这些物种身上高水平的多氯联苯,很可能抑制生殖,并且将持续导致种群的减少。
在中国,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等单位做过一些中国海域的鲸类多氯联苯污染研究,发现与世界其他海域海豚的多氯联苯污染水平相比,大鹏湾海域糙齿海豚的多氯联苯污染处于相对严重水平;珠江口海域的成年中华白海豚,也遭到较严重污染;而福建海域的污染相对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