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一个“退休版城市幸福指数”——2015中国大中城市退休生活质量指数。发布方通过健康医疗、人居环境、交通出行、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经济金融5大维度的考量,以及44个日常生活二级指标的数据采集,对全国38个大中城市进行了评估。珠海和北上广深位居综合前十强。而被大家誉为“来了就不想走”的成都,竟然排到了第18位。
对“退休版城市幸福指数”的城市排行榜,给出一个合理性解读并不难。珠三角城市的绿化面积较高,环境宜人,没有严冬。不仅如此,珠三角城市的社会组织发育程度和媒体监督水平都比较高,有力的促进了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珠海、深圳、广州等城市都留给人们以花园城市的印象。
同等重要的因素可能还在于,由于珠三角城市的都市圈范围较大,涵盖了9座城市,可以较多的吸纳广东省其他城市及外省毕业生就业,有利于这些毕业生的父母退休后投靠一同居住。北京、上海能够跻身此排行榜前五位,显然也与“经济金融”一项的得分较高,吸纳外地就业人口的容量较大有关。
当然,“退休版城市幸福指数”需要主要考察各城市户籍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指数。深陷雾霾污染和严重交通拥堵的北京等城市,之所以仍能跻身前五,显然与其更为完备的健康医疗保障体系有关。特别是近年来,为了保障本地老年市民享受医疗资源,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纷纷推出便于本地市民挂号就诊的预约制度,从而使得到这些大城市看病的外地患者对本地市民挂号就诊资源的冲击,得到了控制。
当然,“退休版城市幸福指数”的城市排行榜,之所以最终会呈现出而今人们看到的这个排序,跟指数的设计有关。如果当初将“人居环境”的权重调整加重,而让“健康医疗”、“经济金融”选项的分值降低,相信还将有部分南方城市替代北京及其他北方城市跻身榜单前列。并且,这个指数、榜单都是通过发布方采集的数据、自行确定的系数计算得出的,未必与榜单上不同城市的老年市民的幸福感实际情况精准吻合。
因而,排在此榜单较后位置的城市,不管是官方还是媒体、市民,都不必作愤愤然状,而是需要平心静气地看待,努力找出本地有碍于老年居民享受更幸福、更便利生活的要素,设法予以解决或调整。比如说榜单上被称为“来了就不想走”的成都,仅排第18位(发榜单位还是来自成都的高校),成都本地媒体就不妨认真研究一下这个榜单相关的指数设计,分析发榜单位列出的五大权重、44个指标,属于成都的评分是否客观。
话说回来,“退休版城市幸福指数”榜单上排进前五位的城市,其实也多少存在不足。珠海市的医疗资源配置相对于榜单上的其他许多省会城市、直辖市,都非常紧张。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深圳市。如前述,北京市的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目前非常突出。这也就是说,“退休版城市幸福指数”榜单上的前五名城市,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投靠子女的老人,在这些城市的生活质量(客观水平)和幸福感(主观判断),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