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指数表现:
2025 年一季度,沧县红枣及干果坚果产品价格指数先涨后跌,3 月收于102.54点,整体较2024年12月下滑0.06%。其中,红枣产品价格指数先扬后抑,3月收于97.58 点,较2024年12月下滑0.73%;干果产品价格指数整体微幅上行,坚果产品价格指数较为稳定。
产业景气指数表现良好,一季度收于102.10点,高出荣枯线2.10 个百分点。其中,加工景气指数走势较强,收于103.82点,位于景气区间;种植景气指数表现平稳,收于100.00点,恰好处于景气区间。
行情预测:
二季度,供给端丰产效应持续,库存高位下红枣产品价格或继续承压;需求端以平淡为主,端午节前或有阶段性提振,预计红枣价格指数整体震荡偏弱运行。
(一)产品价格指数波动下行
据“沧县·中国红枣及干果坚果食品产业指数”信息系统监测,2025年一季度,红枣及干果坚果产品价格指数先涨后跌,3月指数收于102.54点,整体较2024年12月下滑0.06%。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红枣及干果坚果产品价格指数运行图
1-2月处于春节前后期间,受节日效应影响,消费者对红枣及干果坚果食品消费需求增加,推动产品价格呈现上涨趋势,2月指数收于103.07点,较2024年12月整体上涨0.46%。3月,随着节日效应的消退,市场需求逐渐回归平稳,价格回落至102.54点,环比下滑0.51%。从整体上看,一季度产品价格指数虽有波动,但整体仍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红枣及干果坚果产品价格指数下设红枣、干果、坚果三类产品价格指数,2025年一季度三类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如下图所示:

分类别产品价格指数运行图
红枣产品价格指数先扬后抑。1-2月,受传统春节消费旺季影响,红枣消费季节性增长,节前备货需求旺盛,市场交易活跃;节后加工企业库存处于较低位,纷纷进行原料收购,推动红枣产品价格整体上涨。3月,红枣市场逐渐进入传统销售淡季,叠加消费者消费意愿有所减弱,市场需求下降,导致红枣产品价格有所回落,指数收于97.58点,较2024年12月整体下滑0.73%。
干果产品价格指数整体上行。1月指数表现平稳,收于113.46点,环比持平;2月受葡萄干价格上涨带动,指数小幅上行至114.36点,环比上涨0.79%;3月,节后消费者消费意愿不强,干果类产品需求有所降低,致使价格指数微幅回落至114.26点,环比回落0.08%,但较2024年12月仍整体上涨0.71%。
坚果产品价格指数较为稳定。1月指数表现平稳,收于97.47点,环比持平;2月受核桃价格上涨影响,指数微幅上涨至97.61点,环比微涨0.14%;3月受消费淡季影响,干果类产品整体走货不佳,价格指数下滑至97.43点,较2024年12月整体微幅下滑0.04%。
(二)产业景气指数表现较好
2025年一季度,产业景气指数表现良好,指数收于102.10点,高出荣枯线2.10个百分点,表明行业整体发展情况良好,市场信心较为充足。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产业景气指数运行图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开幕,会上明确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排在首位的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围绕提升消费能力、释放消费意愿、优化消费环境、解决消费堵点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力度大、覆盖广的举措,预计随着相关措施加速落地实施,将有效提振居民消费,红枣及干果坚果食品作为日常消费品之一,其市场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激发,鼓舞了沧县红枣及干果坚果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信心,推动景气指数位于荣枯线上方运行。
产业景气指数下设种植景气指数和加工景气指数。2025年一季度两类景气指数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分类景气指数运行图
加工景气指数表现良好,一季度收于103.82点,高出荣枯线3.82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受元旦、春节和元宵等节日影响,市场消费氛围浓厚,对红枣及干果坚果类食品需求较为旺盛,一季度加工企业利润率和资金回款情况均表现良好,企业对自身发展和行业发展持较高预期。
种植景气指数表现平稳,一季度收于100.00点,与荣枯线持平。具体来看,一季度枣树仍处于休眠状态,还未进入新季萌芽阶段,种植户主要是进行枣树的养护和修剪工作,对未来枣树产量和亩均产值持保守预期,使得本期种植景气表现平稳。
二、沧县红枣及干果坚果食品产业指数深度解析
(一)红枣市场供强需弱,相关产品价格整体承压
据“沧县·中国红枣及干果坚果食品产业指数”信息系统监测,2025年一季度,干枣和枣类加工品价格指数波动下行,价格整体表现承压。3月指数分别收于92.79点和101.54点,较2024年12月整体分别下滑1.50%和0.52%。

干枣和枣类加工品价格指数走势
红枣市场行情分析:
供给端:丰产叠加品质分化,形成下行压力
作为全国最大的红枣集散中心,沧县承担着全国近70%的红枣交易规模,其中近90%的货源来自新疆主产区。2024/2025产季,红枣供给呈现明显变化。主产区通过技术改良,优化灌溉与施肥方案,枣树单产有所提升。与此同时,新兴产区在政策鼓励下积极拓展种植规模,大量新种植的枣树进入挂果期,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供应量,行业整体供给量攀升至阶段性高位。根据钢联在2024年9月发布的定产报告,2024/25年度新疆灰枣产量达到56.32万吨,比2023/24年度增加了23.08万吨,增幅达到67.10%。
然而,新季红枣的整体质量较往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一方面由于今年坐果期和生长期,新疆雨水较多,导致头茬果出现裂口和炭疽病现象,果子湿度较大。另一方面在产量较大的年份,众多的果实会竞争有限的树体营养,导致个体果实在生长状况上相较于低产年份表现欠佳。优质果比例有所下降,中低端货源占比相应上升。集中上市阶段,中低端货源大量涌入市场,高于市场消化能力,引发价格竞争,导致整体市场价格下行。尽管优质果因稀缺性价格相对坚挺,但难以扭转整体价格下跌的趋势。
库存端:高库存积压,周转效率低下拖累价格
库存方面,由于上一产季红枣丰收,各类市场主体,包括农户、贸易商和加工企业,手中库存均有不同程度的积压。主销区的冷库几乎满仓运行,仓储空间紧张,仓储成本随之增加。贸易商面临资金回笼压力,为尽快出货,不得不降低中低端货源价格。
优质货源虽因品质优势,在库存管理上压力相对较小,但市场整体库存高企的局面,影响了市场信心,导致其价格上涨动力不足。中低端货源因品质问题,市场需求有限,去库存速度缓慢,贸易商只能持续降价促销,进一步拉低了红枣市场价格中枢,使得一季度红枣价格在库存压力下整体走低。
需求端:春节短期提振后需求快速回落,季节性特征明显
一季度需求呈现 “节前稳步增长、节后快速回落” 的季节性特征。春节作为传统旺季,礼品采购和家庭储备需求集中释放,市场销量整体表现较好,对红枣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但节后随着节庆消费透支效应显现,需求迅速回归平淡,礼盒装产品动销停滞并降价清仓。消费结构变化加剧波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提升,高端产品遇冷而低价散货成为主流;二是新兴零食品类分流红枣类日常零食需求;三是餐饮及加工企业控制成本,原料采购多倾向于维持刚需,采购意愿下滑较为明显,需求端支撑力减弱。多种因素交织,导致节后市场对红枣的需求动力不足,难以支撑价格上涨,成为红枣价格下滑的又一关键原因。
(二)产业发展前景向好,加工企业信心充足
近年来,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休闲食品行业发展与创新,《关于开展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工作的通知》《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等产业政策为休闲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据“沧县·中国红枣及干果坚果食品产业指数”信息系统监测,自指数运行以来,沧县红枣及干果坚果食品产业加工企业信心类景气指数持续处于荣枯线上方运行,表明沧县红枣及干果坚果加工企业对自身发展和行业发展充满信心。从数据上看,各季度信心景气指数均在110点以上的高景气区间运行。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加工企业信心类景气指数走势
从当地产业发展来看,近年来,沧县致力于打造“产业之城”的新形象,其中红枣及干坚果食品加工产业已崛起为百亿级产业集群,并成功跻身省级107个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之列。其下的崔尔庄红枣批发交易市场占地202亩,集交易、储藏、加工、服务于一身,年交易量高达286万吨,交易额达到418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红枣交易市场,不仅推动了沧县红枣产业的发展,更成为该县产业崛起的重要支柱。
此外,当地企业强大的红枣加工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沧县红枣及干果坚果食品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企业通过持续引进新技术、革新生产工艺,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与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当地龙头企业沧州美枣王食品有限公司为例,其 AI 食品研发团队利用大数据模型生成创意零食样品配方,经试销后将数据反馈至模型,形成“研发—试销—优化”的闭环研发体系,使模型更精准生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该公司每年推出1000多款新产品配方,其早期研发的奶枣产品,便是通过筛选奶油奶香与新疆红枣甜香的口味搭配,借鉴大模型中其他产品的制造工艺开发而成,该产品前期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目前仍保持畅销。同时,当地企业之间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共同推动了整个产业的繁荣发展。
未来,沧县红枣及干果坚果食品产业有望在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下,实现更加快速和健康的发展。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健康、营养、便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休闲食品市场将持续扩大,为沧县红枣及干果坚果食品产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沧县政府也将继续加大对红枣及干果坚果食品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当地企业应紧跟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效率,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红枣市场二季度行情展望
供给端来看,2024/2025产季的丰产效应仍在持续释放,主销区冷库库存总量处于高位,其中低端货源占比较大,贸易商为缓解仓储成本压力,仍将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加速去化。预计2025年二季度,低端干枣价格中枢或继续下探,而优质果虽价格相对坚挺,但难以对冲整体供应过剩对市场均价的拖累。加工企业对低端原料的消化能力虽有所提升,但工业转化速度仍不足以撼动高库存格局,库存去化周期延长进一步强化供给端的宽松预期,将持续对红枣价格形成下行压力。
需求端来看,二季度作为传统销售淡季,红枣市场整体需求大概率呈现“平淡为主、节点支撑”特征。日常消费中,自食散货需求保持稳定但增量有限,而高端礼盒则因消费者对高价货源消费有限,整体销售将仍显乏力,预计二季度红枣产品仍将处于去库存阶段。值得关注的是,端午节作为传统节庆,节前的粽子馅料采购、家庭备货需求将形成阶段性提振,节前10-20天左右市场交易量与价格或将表现坚挺。
综合来看,预计二季度红枣市场将呈现“淡季基数低、节假日前高”的波动特征,端午节前的集中采购或带动干枣价格出现季节性反弹,但节后需求回落将使价格重回弱势区间,整体来看,红枣价格指数或将震荡偏弱运行。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