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数表现
2025年2月,东坡泡菜产品价格指数收于100.28点,环比上涨0.08%。

东坡泡菜价格指数走势
细分品类中,调味类泡菜和泡渍类泡菜的价格指数在2025年2月有所回升,指数分别收于100.03点和97.30点,环比分别上涨0.22%和0.11%。其他类泡菜的价格指数整体相对稳定,2025年2月跌幅较小,收于103.38点,环比下跌0.02%。

细分种类价格指数走势
二、行情分析
1.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
(1)鲜菜价格季节性上涨
蔬菜价格上涨直接影响泡菜生产成本,并最终传导至终端产品价格。2025年2月监测数据显示,茄子、胡萝卜、藕等泡菜原料价格涨幅显著(如茄子上涨7.44%、胡萝卜上涨3.99%、藕上涨14.71%)。企业为维持利润,将部分成本转移至产品售价。尽管东坡区建立了规模化原料基地,但部分企业依赖外部采购,尤其是线上泡菜产品原料来源更广,受全国性蔬菜价格波动影响更显著。
(2)冬季蔬菜供应模式转换
冬季蔬菜依赖暖棚种植和长距离运输,成本较高,而2月仍处于冬季供应模式末期,原料价格维持高位。此前的季节性成本上涨逐步传导至产业链下游。
2.下游市场需求剧增
(1)健康消费趋势推动价格增长
消费者对低盐、益生菌等健康泡菜的需求增加,企业加大低盐、高膳食纤维等健康泡菜的研发,通过技术创新(如二次发酵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导致加工成本上升。其次,企业年后市场需求和市场份额扩大生产规模,需投入更多设备和人力,再次推动成本上升。
(2)出口与预制菜新赛道
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如日韩、欧美)及布局预制菜领域,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带动整体价格指数上扬。
三、行情预测
1.鲜菜价格季节性波动
3月气温回升加速了南方露地菜和北方大棚蔬菜的上市,叠加冬储菜(如土豆、大白菜)持续投放,市场供应充足。此外,多地蔬菜产地北移(如山东、江苏、河南),运输成本降低进一步拉低菜价。
此外,春节后消费回归常态,大路菜需求占比上升,反季节蔬菜需求减少,整体价格权重向低价品种倾斜。
2.终端消费不足加剧行业竞价
中国整体经济面临通缩压力,2025年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 0.3%,居民消费意愿减弱。餐饮和零售渠道对泡菜的需求增长乏力,企业为去库存可能同质化竞争激烈,为争夺市场份额可能采取价格战策略,进一步压低指数。
3.指数预测
由于蔬菜供应增加,原料成本下降;同时经济形势下行,需求端对价格的支撑作用有限,价格指数可能略有下降。但考虑到产业政策支持、品牌影响力提升以及新兴市场需求的推动,价格指数下降幅度不会太大,整体保持相对稳定。综合原料端和需求端的分析,预计2025年3月东坡泡菜价格指数呈现小幅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