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萧山新街花木指数”信息系统监测,2024年,新街花木产品价格指数先抑后扬,2-8月指数持续下滑,于8月初下滑至年内低点85.32点;9月以来天气转凉,多个绿化项目陆续开工,花木产业迎来销售旺季,指数开始稳步上行,年末收于90.33点,较低点回升5.01点。产业景气指数表现良好,全年均位于荣枯线上方运行,新街花木经营户/经纪人、种植户和花木市场对行业发展的信心较为充足。产业发展指数小幅下滑,2024年收于93.26点,同比微降0.26个百分点。
2024年新街花木指数运行分析
产品价格指数跌后回升
2024年,新街花木产品价格指数整体呈跌后回升运行态势。具体来看,2024年初(01.01-01.07,下同),指数收于92.68点,随后受春节消费效应带动,指数上涨至94.53点,为年内高点。4-8月,受气温升高影响,叠加花木产业处于传统销售淡季,指数持续下滑,于8月初(07.29-08.04)收于85.32点,为年内低点。9月以来天气转凉,同时多地绿化项目陆续开工,花木产业进入传统销售旺季,价格指数持续走高,年末收于90.33点,较低点回升5.01点,较年初整体下滑2.35点。

新街花木产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受春节假期影响,花木市场价格指数停更两周,用图中虚线表示(下同)
细分来看,新街花木产品分类包含色块类、花灌木类、地被类、球类、乔木类、藤本类及水生类共计七大类。其中,地被类和水生类产品价格指数整体上行,色块类产品价格指数跌后回升,其余各品类产品价格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1.色块类产品价格指数跌后回升
色块类苗木主要用于城市绿化和公园建设等场景,是各类苗木中存量最大的苗木,价格指数年初为72.34点,2月初在春节消费氛围带动下上涨至年内高点75.96点;4-7月受苗木产业淡季影响较大,价格指数持续下滑至57.98点,为年内低点;9月以来多地进行公园改造、道路绿植补种等工作,色块类苗木秋季应用场景增多,需求持续回升,带动价格指数同步回升,年末指数收于72.34点,与年初持平。

色块类产品价格走势
色块类产品细分品类中,价格指数上涨品种数占比约40%,其中海桐、大花六道木、南天竹和金边胡颓子价格指数上涨幅度相对较大,较年初分别上涨51.56%、32.93%、30.80%和30.58%;价格指数下滑品种数占比约60%,其中瓜子黄杨、小丑火棘、大叶栀子和花叶珊瑚价格指数下滑幅度相对较大,较年初分别下滑29.45%、26.81%、24.45%和23.48%。
2.水生类和地被类产品价格指数整体上行
水生类产品价格指数涨后趋稳。年初价格指数收于113.29点;3月受气温回升影响,水生类植物移栽存活率提高,价格指数同步回升,于3月底(03.25-03.31)达到年内高点119.19点;4月第二周(04.08-04.14)小幅回落至116.81点,随后指数趋稳运行,年末收于116.09点,较年初整体上涨2.80点。
地被类产品价格指数涨后回落。年初价格指数为106.79点,随后在旺季加持下持续上涨,于3月第二周(03.10-03.17)上涨至112.47点;随后波动下行至年末108.11点,但较年初仍整体上涨1.32点。

水生类和地被类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水生类产品中,苦草、旱伞草、水生鸢尾和水葱价格指数年内整体分别上涨20.00%、12.50%、9.52%和9.09%,共同拉动水生类产品价格指数上涨。
地被类产品中,主要是吴凤草、玉簪、兰花三七、美丽月见草和柳叶马鞭草价格指数年内分别上涨20.00%、11.11%、11.11%、7.14%和7.14%,进而推动地被类产品价格指数整体上行。
3.乔木类和球类产品价格指数缓慢下滑
乔木类和球类两类产品价格指数走势趋同,整体均呈缓慢下行运行态势。具体来看,2024年初,乔木类产品价格指数为92.41点,随后缓慢下滑至年末90.36点,年内整体下滑2.05点。
球类产品价格指数年初收于107.79点,2-8月小幅波动下行,于8月第三周(8.12-08.18)下滑至103.93点,随后下滑速率有所减缓,年末收于102.53点,较年初整体下滑5.26点。

乔木类和球类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乔木类产品细分品类中,价格指数下滑品种数占比超过65%,其中香樟、鸡爪槭、早樱和西府海棠价格指数下滑幅度相对较大,年内分别下滑8.11%、7.04%、6.03%和4.86%。
球类产品细分品类中,价格指数下滑品种数占比超过60%,其中大叶黄杨球、海桐球、木本绣球和亮晶女贞球价格指数下滑幅度相对较大,年内分别下滑27.39%、12.96%、12.37%和12.17%。
4.花灌木类和藤本类产品价格指数先涨后跌
花灌木类产品价格指数年初收于124.34点,2月初(01.29-02.04,下同)小幅上行至124.71点,为年度高点;2月末至6月第三周(02.26-06.23)指数震荡下行至116.42点,随后指数趋于稳定,年末收于115.87点,较年初整体下滑8.47点。
藤本类产品价格指数年初收于82.32点,2月初上涨至86.20点,随后稳定运行至5月第三周(05.13-05.19);5月第四周(05.20-05.26)和7月第三周(07.08-07.14)受扶芳藤价格下跌影响,指数出现两段较为明显的下滑,于8月初(07.29-08.04)达到年内低点78.35点,随后指数趋于稳定,年末收于78.50点,较年初整体下滑3.82点。

花灌木类和藤本类产品价格走势
花灌木类产品细分品类中,法国冬青和夹竹桃价格指数年内分别下滑44.69%和7.50%,是导致花灌木类产品价格指数下滑的主要原因。
藤本类产品中,迎春、黄馨和扶芳藤价格指数年内分别下滑10.53%、10.53%和7.69%,致使藤本类产品价格指数整体小幅下滑。
2024年,新街花木行业景气指数整体小幅波动运行,连续四个季度位于荣枯线上方运行,行业景气度表现良好。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产业景气指数走势
一季度,浙江2024年“千项万亿”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涉及多项绿化设计、施工和养护项目,花卉苗木的需求量有一定的回升,带动产业景气指数回升至112.76点,环比回升12.28个百分点。
二季度,花木行业逐渐步入传统销售淡季,市场活跃度开始下降,产业景气指数小幅下滑至108.54点,为年内低点。
三季度,庭院景观、旅游以及休闲度假产业等领域对苗木的需求有所增长,自8月中下旬起各类色块小苗的价格开始呈现上升趋势,花木市场行情逐渐复苏,产业景气指数也上涨至113.27点,为年内高点。
四季度,天气逐渐转凉,多项工程陆续进入赶工期,花木产业步入秋季旺季,同时,2024年四季度温度较往年偏高,延长了花木市场旺季时间,鼓舞了花木从业者的信心,景气指数收于111.50点,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新街花木产业景气指数细分指数走势
分调查对象来看,2024年经营户/经纪人、种植户和花木市场景气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上方运行。具体来看,一季度受开春工程项目的拉动,苗木销售情况相对较好,经营户/经纪人、种植户对花木产业发展和本季度盈利充满信心,景气指数分别收于109.23点和107.69点;同时,得益于年宵期间花木市场游客数和车流量明显增加,市场交易较为活跃,拉动花木市场景气指数达到年内高点120.19点。
二季度在行业淡季影响下,苗木销售情况整体较差,花木市场客流量和车流量较一季度均有所下滑,经营户/经纪人、种植户和花木市场景气指数分别回落至106.67点、105.83点和112.50点。
三季度花木产业由行业淡季逐渐过渡到行业旺季,经营户/经纪人、种植户对短期内花木销售情况抱有积极预期,拉动景气指数分别回升至113.33点和110.83点。同时,在暑假、中秋等假期的影响下,花木市场也较为活跃,拉动景气指数上涨至114.58点。
四季度在秋季旺季加持下,经营户/经纪人、种植户对本季度盈利情况和供需情况持较高预期,景气指数分别收于至107.50点和105.00点,位于景气区间。花木市场方面,得益于国庆假期和天气转凉等有利条件,花木市场客流量和车流量较上季度有所提升,带动花木市场景气指数上涨至116.67点,环比上涨2.09个百分点。
产业发展指数小幅下滑
2024年,新街花木产业发展指数小幅下滑,指数收于93.26点,同比微降0.26个百分点。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新街花木产业发展指数走势图
近年来,随着市政工程项目锐减、房地产市场调控,使得产业链下游的园林绿化工程企业普遍业绩较差,由此带来了苗木需求有所萎缩,价格不断走低。同时,受国家耕地政策持续影响,各地进行非农化和非粮化的“两非”整治普遍进入常态化阶段,花木种植土地面积还在减少,花木企业经营效益有所下降,导致产业发展指数整体下滑。
产业发展指数下设产业规模指数、经营效益指数和品牌打造指数三大分项指数。2024年,品牌打造指数和产业规模指数整体小幅上升,经营效益指数有所下滑。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产业规模指数各分项指数走势图
2024年,产业规模指数收于74.66点,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分析来看,虽受“两非”整治影响,花木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萧山花木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花木品质和附加值,增强了萧山花木的市场认可度,出省植物检疫证书的数量较2023年明显增加,拉动了种植规模指数整体上行。
品牌打造指数微幅上行,指数收于113.39点,同比上升0.31点。分析来看,2024年“中国(萧山)花木节暨园林绿化产业交易会”汇聚了国内外多家花卉苗木种植、园艺资材生产、园林设计施工、苗木经纪销售和媒介电商等知名企业进行展示展销、采购洽谈和论坛交流,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萧山花木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期间新闻报道增多,网络舆情影响力有所上升,拉动品牌打造指数整体上行。
经营效益指数小幅回落,指数收于125.81点,同比下滑1.86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主要是人均产值较2023年小幅下滑,导致经营效益指数整体小幅下降。
新街花木指数深度解析
价格指数构成品种整体涨跌分析
2024年,新街花木产品价格指数所监测的141个品种中,
上涨品种数有35个,约占整体的24.82%;
有62个品种价格下跌,占比约43.97%;
剩余44个品种价格无明显涨跌,占比约31.21%。
2024年价格指数上涨的35个品种中,
涨幅在10%以下的品种有18个,占比达51.43%;
涨幅在10%-20%(不含)的品种有8个,占比约22.86%;
涨幅在20%-30%(不含)的品种有4个,占比约11.43%;
涨幅在30%及以上的品种有5个,占比约14.28%。

2024年价格指数构成涨价品种涨幅分布统计
2024年价格指数下滑的62个品种中,
跌幅在10%以下的品种有38个,占比达61.29%;
跌幅在10%-20%(不含)的品种数有14个,占比约22.58%;
跌幅介于20%-30%的品种数有9个,占比约14.52%;
跌幅在30%及以上的品种数仅有1个,占比约1.61%。

2024年价格指数构成降价品种涨幅分布
价格涨幅前十品种中,海桐价格指数上涨幅度尤为亮眼,年内整体上涨51.56%。据市场调研结果显示,由于海桐在前两年的市场行情低迷,种植户数量有所减少,导致2024年海桐的货源相对稀缺,直接推动了海桐价格的上涨。
大花六道木(32.93%),春季和初夏是大花六道木的生长旺季,供应量增加,而市场需求相对平稳,导致供过于求,价格在4-8月持续下滑;进入秋季,受上半年行情触底影响,种植户惜售心理较强,出货意愿不高,行情在8-11月期间不断上扬。
南天竹(30.80%),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也不耐旱,2024年夏季高温天气居多,南天竹主产区受到影响,秋季货源供应偏紧,行情在9-11月上涨较为明显。
金边胡颓子(30.58%),耐寒性强,耐高温酷暑和强光曝晒,又耐阴和干旱,2024年整体行情走势较好,3-8月稳中有升;9月至11月为其花期,观赏价值明显提升,推动行情持续走高。
亮晶女贞(30.37%),常被用作园林花坛、绿化带的观赏植物,行情在5-7月下滑明显;10-12月,在园林绿化工程收尾、节日装饰等因素影响下,市场需求增加推动价格上涨。
红叶石楠(21.57%),2024年上半年由于供应相对过剩,为加快库存销售,江苏、浙江的大型花木市场红叶石楠行情持续走弱,价格指数处于低谷期,后库存得到缓解,叠加传统旺季加持,8-10月价格持续回弹,目前价格水平处于年内高点。
吴凤草(20.00%),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3-4月,此时也是园林绿化和景观工程的高峰期,吴凤草作为常用的地被植物,市场需求集中释放,推动价格上涨。
2024年构成品种涨、跌幅前十涨跌情况统计
法国冬青(-44.69%),法国冬青在绿化景观中主要用作绿篱,其在色块和特定景观布置上的应用则较为有限,市场需求量不高,加之近年来“两非”整治的推进,出现大量法国冬青“清地苗”,2024年市场上法国冬青整体供应过剩,价格持续走低。
瓜子黄杨(-29.45%),2-3月在旺季氛围下价格小幅上涨,但货源仍较为充足,旺季后价格持续走低,10-12月供需情况逐渐稳定,目前价格在较低位平稳运行。
大叶黄杨球(-27.39%),由大叶黄杨修剪定型而来,园林中常用作绿篱及背景种植材料,亦可丛植草地边缘或列植于园路两旁,最适合用于规则式对称配植。2024年因为苗价较低,不少种植户修剪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整体质量有所下滑,价格随之下行。
小丑火棘(-26.81%)、花叶珊瑚(-23.48%)、金森女贞(-21.79%),均为色块类中市政工程常用苗木,4-6月受市政工程较少影响,价格均持续走低,虽在9-10月旺季加持下有所回升,但年内价格整体仍表现下滑。
景气指数高位运行,花木从业者信心充足
2024年,新街花木行业景气指数整体小幅波动运行,连续四个季度位于荣枯线上方运行,行业景气度表现良好。表明花木从业者对花木行业的未来发展持有积极态度,整体信心较为充足。
分析来看,2023年年底,浙江省林业局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出台《关于加快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旨在加大对市场主体扶持力度,深化“金融+林业”合作机制。《意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明确了产业优化升级的具体路径:一是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引导区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有效规避同质化竞争;二是实施种植结构优化,合理调控绿化乔木产能,重点培育色块苗、地被苗、造型苗及水生花卉等附加值较高的特色品类。这一系列政策举措不仅为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和实施路径,也为花木从业者注入了“强心剂”。
此外,市政工程领域也出现新的转机,城市更新行动为花木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6月,财政部公示了一批即将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城市,包括上海、杭州、成都等15个城市。当前,我国已由过去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市场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城市更新重要时期,以前重心是“建”,今后是“修”。未来两三年,城市基建大多会是城市更新项目,市政工程数量将逐步增加,这对于花木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城市更新不仅涉及基础设施的修复和改善,更包括公共绿地的提升和美化,这为花木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拓展空间。随着市政工程数量的增加,对花木产品的需求也将持续扩大,特别是那些能够提升城市景观品质、符合城市绿化规划要求的花木品种,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综合来看,政策利好与市场机遇的双重作用,不仅让新街花木行业从业者信心得到提振,也有力推动着该行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迈进。未来,花木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新街花木企业需要紧跟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行业内部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花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