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米产品价格指数
2024年11月,大米产品价格指数回落,指数值为100.47点,较上月下降1.51%。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 大米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图
整体上看,国内大米价格保持平稳运行主线,国际大米市场竞争加剧,大米价格再度下跌。
国内大米方面,10月下旬以来,河南、江苏、黑龙江和安徽四省先后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对提振市场信心、筑牢市场底部效果明显,中晚稻收购价基本平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中晚稻收购约7000万吨,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其中,黑龙江、河南、安徽和江苏四省累计收购中晚稻(最低收购价)超400万吨,同比大增300多万吨。随着托市稻谷收购同比大增,国内大米市场行情基本稳定。
国际大米方面,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越南、泰国和巴基斯坦紧随其后。随着印度对白米出口禁令的取消,印度和巴基斯坦间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破碎率5%的白米价格跌至数月低点。Platts(标普全球资讯)显示,12月10日,巴基斯坦破碎率5%的白米FOB报价(船上交货价)创19个月最低,报每吨452美元;印度破碎率5%的白米FOB价格下挫至18个月最低的每吨443美元;越南白米FOB报价为每吨499美元;泰国白米FOB报价为每吨500美元;缅甸白米FOB报价报每吨480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际米价逐步下降,日本国内米价却再创新高。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12月20日,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除生鲜食品外的日本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为109.2,同比上涨2.7%。大米类价格同比上涨63.6%,创下自1971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最大涨幅。
随着国际大米价格回落,其在国内的竞争力也逐步提升,我国大米月度进口从低位开始有所增加。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我国进口大米17万吨,环比增加41.7%;同比增加35.2%,2024年以来同比变化首次转降为增。11月份我国大米进口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巴基斯坦等国大米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提升。
2024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大米128万吨,同比减少113万吨,减幅46.8%。其中,从缅甸进口46万吨,占比37%;从泰国进口31.2万吨,占比25.4%;从越南进口26.2万吨,占比20.1%;从巴基斯坦进口9.2万吨,占比7.3%。
2024年11月份我国出口大米11万吨,环比减少4万吨,减幅26.7%;同比减少6万吨,减幅34%。1~11月我国累计出口大米106万吨,同比减少35万吨,减幅25%。其中,向韩国出口14.8万吨,占比13.6%;向喀麦隆出口8.4万吨,占比7.7%。
分项产品价格指数方面,滦南大米价格指数走弱,2024年11月,滦南大米价格指数下行至100.93点,较10月下跌2.93%。其中包装滦南大米跌幅较大,11月指数值降至98.36点,环比下跌5.13%;散装滦南大米价格基本平稳,11月指数值为103.50点。普通大米价格指数平稳运行,11月指数值为100.02点。其中籼米价格指数为99.82点,粳米价格指数为100.48点。分项指数具体走势见下图:
图2 大米分项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图
二、花生产品价格指数
2024年11月,花生产品价格指数运行筑底企稳,指数值为97.93点,较10月增长0.21个百分点。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3 花生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图
整体上看,花生价格运行保持平稳,市场需求有待提振。
供给方面,2024年国内花生种植面积连续第二年增长,但播种生长期产区灾害天气频发令单产下降,总体上产量同比仍有小幅增加。中国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的业界预估数据显示,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同比增加13.5%至7071.1万亩,单产水平同比下降8.78%至240.13公斤/亩,总体花生果产量1698万吨,折合花生仁1188.6万吨,总产同比增加3.54%。进出口方面,海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中国花生累计进口总量为722541吨,同比增长9.33%;中国花生累计出口总量为126553吨,同比增长19.43%。11月中国花生进口量65986.15吨,同比增长27.31%;11月中国花生出口量18276.1吨,同比下降11%。从国内进口花生来源国占比来看,2024年仍然以进口非洲国家为主。其中苏丹占45%、塞内加尔43%、美国占12%、埃塞俄比亚占0.24%、印度占0.23%。苏丹米近2个月到港量增多,占比已超过塞内加尔跃居第一。
需求方面,油用花生需求有所改善,整体上还有待进一步刺激。油厂原料收购有所增长,中国粮油商务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当周,国内花生油厂的原料收购量为29093吨,较上周的27517吨增加1576吨,较上月同期实现倍增。总体看来,当前油厂收购量处于过去6年的中位水平,今年油厂的开收时间早于去年,收购价格基本随行就市,既未提价收购也未明显压价收购,收购量大于去年同期,对10月新米上市以来花生的现货价格形成了一定的支撑。花生油厂压榨利润仍处亏损状态,但已有一定改善。Mysteel数据显示,2024年12月5日花生油厂加工利润核算为-160元/吨,周环比下降47元/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00元/吨以上。花生制品出口持续增长,2024年11月中国花生油出口量为843.9吨,环比增加62.9吨,增幅8.06%;同比增加18.9吨,增幅2.3%。
分项产品价格指数方面,三大分项指数呈现“一涨一平一跌”,其中普通花生价格回升明显,11月指数值达到97.99点,环比增长1.31%;花生油价格指数基本稳定,保持在98点上方运行;滦南花生价格指数有所回落,11月指数值为97.63点,环比下降0.80%。分析来看,普通花生价格指数主要受到花生仁价格回升影响,11月花生仁价格指数回升至98.43点,环比增长1.40%。分项指数具体走势见下图:
图4 花生分项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图
三、水产产品价格指数
2024年11月,水产产品价格指数调整回落,指数值为103.12点,较上月下降1.04%。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5 水产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图
整体上看,11月淡水和海水水产均有一定程度回落,但总体保持稳定。
淡水鱼等养殖水产品上市量陆续增加,市场供给充足,需求相对稳定,价格小幅下跌。中国农业信息网数据显示,11月份,监测的68家批发市场水产品日均交易量4509.96吨,环比下降3.4%,同比下降4.4%。重点监测的30个产品中,2个产品价格环比上涨,14个产品价格环比持平,14个产品价格环比下跌。进出口方面,出口规模有所增长,进口规模相对收缩。海关数据显示,1-11月水产品累计出口374万吨,同比增长11.6%;出口额1283.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0.2%。1-11月水产品累计进口436万吨,同比下降5.6%;进口额1181.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4%。
从供给看,据对20个省份的渔业生产统计,1—10月份国内水产品产量约5645.9万吨,同比增长4.3%,海水养殖产量、淡水养殖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5%、4.3%,水产品市场供给较为充足。从需求看,距离春节水产品消费高峰期仍有较长一段时间,水产品市场需求总体较为平淡,经销商销售速度较慢。随着天气明显转冷,冷空气引起气温波动较为频繁,或对局部地区水产品出塘与交通运输带来不利影响。综合来看,短期内水产品供给充足,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价格将以稳为主。
分项产品价格指数方面,海水水产和淡水水产价格指数均有所走弱,11月指数值分别为103.93点和98.16点,环比下降0.84%和2.28%。分项指数具体走势见下图:
图6 水产分项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图
具体产品方面,各类水产价格指数呈现“一平四跌”的运行趋势。鲤鱼、鲫鱼、草鱼和南美白对虾价格均有一定程度下行,价格指数分别为96.88点、99.48点、99.37点和103.93点,环比分别下降1.12%、4.10%、2.45%和1.67%。红鳍东方鲀价格保持稳定,11月指数值为103.93点。水产具体产品价格指数走势见下图:
图7 水产具体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