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小富靠勤,大富靠命”,意思是说如果你想成为有钱人,勤奋工作就是了,但要成为大富翁,就要看你的命好不好。现在流行说大数据,如果我们用大数据来分析一下那些超级富豪的年龄,我们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发现,这些发现和命有关。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市值在100亿美元以上的互联网公司,就会发现他们几乎都出生在1964年到1974年这10年间。他们分别是马云(1964年)、李彦宏(1968年)、雷军(1969年)、周鸿祎(1970年)、沈军(1970年)、丁磊(1971年)、马化腾(1971年)、贾跃亭(1973年)和刘强东(1974年)。除了沈军和贾跃亭,其他7个人创办现在的公司的时间都是在1997年到1999年之间,其中雷军是1998年成为金山CEO。
我们再来看中国房地产行业这个盛产超级富豪的行业,中国排名靠前的民营房地产公司的创始人大都出生在1950年到1964年之间。他们分别是许荣茂(1950年)、王石(1951年)、黄如论(1951年)、王健林(1954年)、杨国强(1955年)、宋卫平(1958年)、许家印(1958年)、孙宏斌(1963年)、潘石屹(1963年)和吴亚军(1964年)。他们进军房地产的时间在1988年和1996年之间,彼此相差不到8年时间。
香港的超级富豪出生年份更接近一些,比如说郑裕彤出生于1925年,李嘉诚和李兆基都出生在1928年,吕志和出生在1929年,在马来西亚出生但主要生活在香港的郭鹤年出生于1923年。他们都出生于1920年代,并在1950年代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其中郑裕彤是1956年成为周大福总经理。这些人创办的公司都是从制造和贸易业起家的,但在1960年代前后进入房地产行业,并在这个行业赚取了巨额财富。
美国也存在超级富豪年龄扎堆的现象。比如说美国19世纪的三大超级富豪安德鲁·卡耐基(1835年)、J.P.摩根(1837年)和约翰D.洛克菲勒(1839年)出生年份相差不到4岁,他们都于19世纪60年代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苹果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都出生于1955年,其中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1975年创办了微软,1年以后,史蒂夫·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创办了苹果。
从这些数据中,能发现三个现象: 第一,这些超级富豪开始创业的年龄大都在20-40岁之间,其中科技行业创业的年龄大都在20-30岁之间,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大都在30-40岁之间。第二,这些人创业的时候这个行业还没有完全爆发,他们进入这个行业或是出于运气,或是出于远见,在行业爆发之前已经进入这个行业了。第三,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超级富豪,不仅在于他们抓住了一波机会,而是持续地抓住了多波机会,他们第一次成功可能是出于运气,但持续成功绝不仅仅只是运气那么简单。
创业的时间节点非常非常重要。中国现在最大的几家互联网公司大都创办于1997年至1999年这三年,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那三年正好是中国互联网处于爆发式增长的年份,而创始人大都在30岁左右,这是一个绝佳的数字组合。如果他们太年轻的话,他们可能看到了这波机会,但没有能力把握这波机会,而如果他们年纪太大的话,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会下降,导致他们看不到这波机会。
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中国房地产行业真正开始启动是在1992年,并在1998年以后迎来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现在最成功的房地产企业都是在爆发性增长之前成立的,其中最有远见的甚至在房地产行业启动之前就已经卡好位置了,比如万科是在1988年就进入了房地产行业,而且是第二个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王石之所以能成为商业领袖绝不是偶然的,不仅仅因为万科做得最大,而且因为他是这个行业最早的玩家。
如何能持续地抓住市场机会呢?这需要企业家有很好的战略思维能力,这些思维能力可以分成四个维度,分别是高度、深度、宽度和跨度,也可以称之为四维战略思维能力。
下一篇:移动支付已占互联网支付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