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报刊文:数字阅读切忌顾此失彼
来源:澎湃新闻  日期:2022-05-09
  • 分享到QQ空间

在各级政府部门大力倡导、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今天,数字阅读正成为全民阅读的一种新风尚。近日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06亿,人均电子阅读量11.58本,数字阅读产业整体营收规模达415.7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也显示,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明显,尤其是中青年人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体。2021年有77.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20年的76.7%增长0.7个百分点;71.6%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较2020年的71.5%增长了0.1个百分点;27.3%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
从曾经的国民阅读率持续偏低,一些有识之士对于国人不喜欢阅读的情形感到忧虑,到如今众多读者与数字阅读亲密接触,赏阅电子文本、收听收看音视频内容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此转变,令人欣慰。虽然,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可毕竟,数字阅读也是阅读,一个人只要能主动亲近阅读,并通过阅读来丰富与完善自我,终归好过对于阅读的那种疏离、拒斥状态。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数字阅读也容易带来一些问题。近年来,围绕数字阅读产生的争议不在少数,比如,有人提出,数字技术条件下的游戏化阅读、肤浅化阅读、浏览式阅读、碎片化阅读较为普遍,如若听之任之,势必使读者放弃深入思考、整体理解,久而久之,不仅会对个人的阅读力形成负面冲击,而且,当此情形愈演愈烈时,还可能对整个民族思维能力的养成产生不利影响。如此分析,不能说全无道理。
其实大家在热衷于数字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阅读的最终效果。关于阅读,一种理论认为它具有六种基本功能,即追求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这六个层次由低到高,反映着读者不同的文化程度、修养状态和价值取向。目前,数字阅读容易在前四个层次上显现优势。然而,正由于数字阅读在此方面更具优势,往往导致不少读者沉迷其中,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漫游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一味放纵自己的碎片化阅读倾向,信息的弥漫性、泛滥性、不确定性、变化多端性,使得他们应接不暇,而思想、审美的空间则常常被挤压得所剩无几。对此,数字阅读爱好者不能不有所警觉。
现在,之所以有人一再推崇传统阅读,而对数字阅读提出质疑,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们担心,数字阅读较难攀升至阅读功能的更高层次。数字阅读在其看来,更多地被打上了基于眼前实用的消费型阅读的烙印,相应地,那种为了长远和根本性提高的积累型阅读却可能付之阙如。
事实上,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不过是阅读载体上存在差异。一个人只要正确对待阅读,逐渐培养起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并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就能兼顾平衡,不至于在数字阅读中顾此失彼,进而使数字阅读更好地为我所用,助力自我在阅读中不断提升。

    •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指数
  指数名称 数值 幅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