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要求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
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
教育部等15部门发起“光明行动” 合力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日前,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光明行动》)。通过合力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健全完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力争到2025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光明行动”的核心是“一增一减一保障”。“增”就是要增加学生的体育课,特别是户外活动的时间;“减”就是要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包括校内课业的负担和校外辅导的负担;“保障”包括照明环境的改善和近视矫正、技术指导方面的保障,以及“一增”和“一减”在制度设计上和具体行动上的保障。
记者了解到,《光明行动》聚焦近视防控的关键领域、核心要素和重点环节,将开展一批专项行动。
保障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实施寒暑假体育家庭作业
《光明行动》提出,要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
“已经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光明行动》建议。
在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方面,《光明行动》重申,要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寄宿制学校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同时,引导家庭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近年来,疫情导致学生电子产品使用过多、户外活动过少,增加了近视发生与发展的风险。《光明行动》特别强调,要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
“各地要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光明行动》同时要求,家长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保障教室采光,鼓励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
“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鼓励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坐姿矫正器,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光明行动》指出。
《光明行动》还提到,要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确保儿童青少年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教科书、教辅材料、学习用杂志、课业簿册、考试试卷、学习用报纸、学龄前儿童学习读物,以及普通教室照明灯具、读写作业台灯和教学多媒体等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
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监测数据库,每年开展监测
《光明行动》要求,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监测数据库,每年开展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动态监测,努力实现县(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监测全覆盖。
各地要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关于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要求,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
此外,还要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及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随儿童青少年入学实时转移。认真开展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将眼部健康数据及时更新到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中,筛查出视力异常或可疑眼病的,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防控方案。
下一篇:官方提醒:这些旅游网站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