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作为京津冀协同的顶层设计文件尚未与公众见面,但是北京商贸、批发、教育、医疗等非首都核心功能已经在加速向周边转移。
这或将带来一个直观的影响: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增速越来越慢。
从2011年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增量和增速逐步放缓,常住人口增量从2011年的56.7万人降至2014年的36.8万人,增速从2011年的2.9%降至2014年的1.7%,均达到“十二五”以来的最低水平。
劳务大省人口回流与京津冀协同战略叠加后,随着未来产业向河北转移,北京最大的人口流入地河北将得到来自京津的产业支撑,这也将加速河北籍人口的回流,从而形成对北京的常住人口进一步疏解。北京常住人口趋于零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也将成为可能。而这也将进一步缓解北京特大城市的“城市病”。
根据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与2000年的五普相比增长44.5%,年平均增长率为3.8%。而六普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与五普相比,外省市来京人员增加447.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4.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6%。因此,外来人口增长是北京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而从2010年以来,北京外来人口的增量有所下降,2011年同比增加37.4万,2012、2013年同比增加30万左右,而2014年仅增加16万。
根据2005年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到2020年北京总人口规模为1800万人,所规划的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指标暂按2000万人预留。但是2009年北京常住人口已经突破这一规模,达到1860.2万,2011年则突破了2000万的人口规模。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表示,到2020年,北京市要把人口控制在2300万以内,与2014年北京常住人口2151.6万的规模相比,留下的空间也并不大。按照2014年北京常住人口1.7%的增速,在2018年就将突破这一新的控制目标。因此,未来北京常住人口的增速需要进一步下降。
天津与北京的情况类似,天津规划2020年总常住人口规模为1350万,但是2011年已经达到了1354.58万人。但天津也同样出现了外来人口增速放缓的趋势。2010-2014年,天津外来人口每年新增1.7个百分点左右。但是2014年外来人口只新增了35.2万,比2013年新增48.3万、2012年新增61万的数字大为减少。
北京、天津过去人口增加的原因,与河北,以及东北,和南方安徽、湖北、四川等人口流入有关。
根据北京统计局的调查,2010年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共704万人,65.7%的外来人口来自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黑龙江、湖北和四川七个省。其中河北省来京人口最多,为155.9万人,占常住外来人口的22.1%;其次是河南省,为98.0万人,占13.9%;山东省为59.8万人,占8.5%;安徽省、黑龙江省、湖北省和四川省的来京人口分别为43.0万人、40.3万人、33.5万人和32.5万人。
2000-2010年间人口增长的变化能够清晰地看出人口在快速向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转移。2000-2010年间,京津两地平均人口总增长率分别达到35.6%和26%,而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等地在这一期间年均人口增长率为负数。
2013年,安徽净流出省外半年以上人口达898.7万人,较上年减少了15.3万人,首次出现了人口“回流”现象。湖北2013年外出打工人数为371.58万人,比2010年的452.2万人减少。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15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仅增长了0.1%,相比前几年5%的水平,大为下降。
而天津目前也在吸引北京的一些产业落户,这可能在短期内仍会吸引大量东北和河北居民迁入,寻找就业机会,因此天津的常住总人口数量可能会出现增加。
例如,北京的汽车制造厂,以及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将要迁往河北、天津等地。
同时通州的行政副中心建设使得通州周边的河北三北地区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通州变成新的枢纽地位后,通州周边的河北很多地区有望形成新的产业。例如,类似的北京新机场搬迁到与河北交接的地区,未来该地区形成航空产业区域,形成新的功能拓展区,将为河北周边地区创造大批的就业机会,吸引在京就业的部分河北人口回流,有望成为一个趋势。
2014年北京常住总人口为2151.6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新增加了17.1万,常住人口增加了16万。这是1999年以来外来常住人口新增加量最少的一年。在此前人口流出省份产业发展和京津冀协同战略叠加的情况下,北京外来人口出现负增长,从而带动整个常住人口总量增速下降也将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