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一季度,我国进口集成电路1552.7亿个,增加33.6%;原油1.39亿吨,增加9.5%;铜143.6万吨,增加11.7%。
李魁文表示,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幅度是比较大的。虽然有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基数低等因素,但是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进出口增速仍然达到20.5%,我国外贸继续保持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向好的势头,为今年全年外贸“量稳质升”开了一个好头,这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来看有几个方面:
一是全球经济贸易恢复性增长有利于我国外贸增长。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面逐步扩大,全球经济复苏出现了良好势头。今年以来全球制造业持续改善,3月美国、欧元区、日本制造业PMI分别升至64.7、62.5、52.7,分别创下1983年12月、1997年6月、2018年11月以来的新高,这将带动我国出口快速增长。从海关数据看,一季度我国对欧盟、美国、日本出口合计增长48.5%,对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44.2%。我们也注意到,近期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纷纷上调了经贸指标的增长预期,比如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期,由1月份的5.5%上调到6%;世界贸易组织也将全球货物贸易量的增速预期,从前期的7.2%上调为8%。这也显现了全球经贸活动复苏、市场信心增强这一积极信号。
二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也促进了外贸发展。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生产、投资、消费继续恢复,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增长区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3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多数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进一步回升,这带动了集成电路、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的较快增长。一季度,我国进口集成电路1552.7亿个,增加33.6%;原油1.39亿吨,增加9.5%;铜143.6万吨,增加11.7%。
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在促进国内生产消费稳步复苏的同时,也为对外贸易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今年春节假期,多数制造业从业人员选择了“就地过年”,广东、浙江等外贸大省等不少企业生产“不停机”,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国内工业生产,缩短了外贸订单的交付周期。3月,我国进出口环比增幅达到了25%,其中出口、进口环比分别增长了16.8%和35.2%。
三是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也助推了进口增长。在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货币宽松政策的影响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截至3月份,铁矿砂进口价格连续7个月同比上涨,铜矿砂进口价格连续11个月同比上涨,大豆进口价格连续4个月同比上涨,一季度上述产品进口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53.5%、28%和11.1%。原油进口价格也结束了连续12个月的同比下跌走势,3月当月同比上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