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小商品城(600415)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超预期。
营业收入达157.37亿元,同比增长39.27%;
归母净利润30.74亿元,同比增长14.85%;
现金流量净额44.91亿元,同比增长143.43%。
营业收入连续四年保持25%以上涨幅,核心财务指标连年创历史新高,业绩表现远超同类企业。
小商品城,全称为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建设方和运营方。公司于1993年成立,2002年A股上市。近年来,小商品城以建设成为“全球知名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商”为战略定位,为全世界小商品贸易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
在本篇文章中,义乌指数将通过最新公布的2024年年报,为你解读小商品城在过去一年的业绩表现和未来业务发展。
2019年-2024年小商品城营业收入情况

01 主营业务根基扎实
1.市场持续繁荣
义乌的小商品贸易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从第一代马路市场,发展到如今的第五代国际商贸城。如今,国际商贸城一至五区面积总计超过640万平方米,商位7.5万个,陈列着210万种商品,日均客流量超过22万人次。2024年,国际商贸城日均人流22.4万人次,同比增长12.15%,日均外商超3900人,日均车流9.9万车次,均创历史新高。

在市场繁荣的推动下,2024年小商品城主营收入45.78亿元,同比增长48.92%。可以说,义乌商贸的高速发展,是小商品城主营业务的坚强根基。
2.六代市场迭代升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模式也广泛应用于小商品贸易领域,对线下市场的数字化升级提出新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小商品城加速建设第六代市场:全球数贸中心,打造写字楼、公寓、商业街区、数字大脑等多业态融合的综合市场,并布局无人机、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

2024年11月,写字楼板块一开盘便告售罄。市场板块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开业,目前正在火热预报名中。
将来,全球数贸中心不仅会为小商品城营收和利润的高增长提供保障,也将在未来几年中引领国际商贸城的数字化升级。
02 成长业务增势强劲
1.跨境支付安全保障
跨境支付是国际贸易的重要一环。小商品城于2022年完成对海尔支付牌照的收购,并将品牌升级为“义支付”,成为浙江省内唯一的国有跨境支付机构。经过两年发展,“义支付”实现多项突破,平台已构建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服务网络,累计为2.3万家外贸企业开设跨境账户,完成跨境收付款3.7万余笔。2024年,年度跨境收款总额超40亿美元,较同期增长233%,净利润6104.4万元,同比增长274.67%。义支付已经建成涵盖跨境结算、汇率避险、贸易融资、数据服务的全链条数字金融生态,为数万商家提供了安全有保障的支付渠道。

2024年,义乌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689.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8.2%。这对义支付而言,提供了极为广阔且充满潜力的发展空间。如今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商家的避险需求凸显,义支付作为国有金融工具,也受到更多商家的青睐。
2.数字平台AI赋能
小商品城于2020年10月推出Chinagoods平台,打造一支高科技人才队伍,积极探索数字贸易领域创新。报告期内,平台注册采购商突破480万人。自2023年,Chinagoods便发布全球首个商贸领域的大语言模型,并陆续开发一系列AI产品。目前,累计用户数超20万,使用人次超10亿。据年报披露,2024年Chinagoods实现营收3.41亿元,经营性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102.05%。
Chinagoods AI产品 数字人老板娘
义乌是电商的热土,有68万家电商企业,其中跨境电商超26万户,许多传统商家也在积极拓展电商渠道。2024年义乌电商交易额达4924亿元,其中跨境电商1401亿元,增长15.6%,快递业务量126亿件,仅次于一线城市广州,居全国第2位。
义乌电商的高速发展,为小商品城Chinagoods平台,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
除了数字化和金融领域,小商品城积极布局包括展会、物流仓储、供应链金融、酒店餐饮服务等,构建国际贸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目标是在5年内,公司的服务性收入占一半以上,完成向贸易服务型企业的转型。
03 弹性业务未来可期
1.进口政策改革机遇
2013年,在商务部牵头下,1039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义乌首批开展试点,“简化报关、无票免税”的政策,让义乌的外贸出口量实现井喷式增长,从改革前200亿元到2024年突破5889亿元,增长近30倍。
去年12月,国务院批准《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时隔11年,义乌再一次成为改革的桥头堡,在进口领域实现破题。小商品城则成为进口日用消费品正面清单的首批唯一试点企业。

义乌进口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正式启动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政策,把提振国内消费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发展进口是实现商品多样化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手段。《改革方案》中对进口贸易的创新发展,或将成为推动小商品城未来业务增长的新引擎。
2.数据服务生态协同
义乌115万家经营主体中,注册资本小于50万元的数量占比高达78%,企业个体数字化能力较弱,数据资源的缺失,限制了业务发展。2006年,小商品城率先开展行业贸易全链路的数据采集工作,整理编制成义乌指数,并且在2023年完成数据确权。
商务预报-义乌小商品景气指数
义乌指数的定位是小商品“行业风向标”和“市场晴雨表”。近几年国家不断完善数据管理相关法规,为数字要素实现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因此,未来以数据反哺义乌小商品贸易生态,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增量。
基于2024年年报,小商品城的业绩表现可以概括为三点:
1.收入和利润均呈现高增长,现金流健康稳定,业绩表现位居行业翘楚。
2.公司围绕“全球知名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商”这一清晰的战略定位,近年来稳步推进业务布局和发展,并在财务指标上逐步体现成果。
3.不论主营业务还是成长型业务,都与时俱进发展,顺应科技进步、全球化浪潮、贸易改革等趋势,公司未来的业务将有更多可能性。
义乌是世界小商品之都,拥有百万家经营主体,还链接着国内外千万家行业的参与者,构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作为全球小商品贸易链路的“链主”,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和品牌出海的大势推动下,小商品城的未来成长,值得期待。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