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五六五期(2025/03/14)“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价格总指数
宏观分析: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上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加快0.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股份制企业增长6.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2%;私营企业增长6.7%。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7.7%、30.2%、27.0%。从环比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5%。
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比上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9.3%、8.8%、5.6%、5.5%。2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9%。其中,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31亿元,同比增长4.0%,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2462亿元,增长3.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269亿元,增长4.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73939亿元,增长3.9%;餐饮收入9792亿元,增长4.3%。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5%、25.0%。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6.2%、21.8%、11.7%、10.9%。全国网上零售额22763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633亿元,增长5.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3%。从环比看,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月增长0.35%。1—2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4.9%。
价格总指数走势:本期(2025/03/14)“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以下简称“五金机电指数”)价格总指数收于110.43点与上期相比下跌0.62,与去年同期113.08相比下跌2.65个百分点。前两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65364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出口38812亿元,增长3.4%;进口26551亿元,下降7.3%。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0%,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4%,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5.4%,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0%。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2%。分月看,1月份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0.2%;2月份同比下降2.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3%。
总的来看,1—2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延续向新向好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下阶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改善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各大类涨跌情况及排名:
本期组成“中国•成都五金机电价格总指数”的12大类价格指数呈现“3涨7跌2平”的态势。本期涨幅前三类产品是:【五金工具】类本期指数104.30,上涨0.36个百分点,【五金零部件】类本期指数101.40上涨0.18个百分点,【焊机、焊具和焊材】类本期指数85.94,上涨0.18个百分点;本期下跌指数前三类产品,是【电线电缆】类本期指数134.61下跌4.14个百分点,【照明用具】类本期指数93.64下跌1.96个百分点,【仪器仪表】类本期指数136.75下跌0.77个百分点。
近期行业动态 1、本周国内铜价预计延续高位震荡偏强格局。最近一周,沪铜主力合约(2505)3月17日报收80020元/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或在7.8-8.2万元/吨区间波动,短期存在突破8万元/吨关口的可能性,但周内受美元走软及铜精矿加工费(TC)下跌支撑,价格维持高位运行;现货市场来看,3月14日现货铜报价较前日下跌150元/吨,但周内价格波动区间为75130-80180元/吨,洋山铜提单溢价突破80美元/吨关口,成本端支撑效应显著,下游企业补库意愿谨慎,电解铜现货成交量环比减少超20%,现货升水承压。铜价高企抑制部分下游采购需求,3月12日电解铜成交量环比减少22.9%,铜精矿TC持续下跌(15.1美元/干吨),但矿端供应紧张对价格影响存在滞后性。综合来看,铜价短期受宏观情绪、库存去化及供应收紧支撑偏强运行,但高价对需求的抑制和美元波动风险可能限制涨幅。建议关注国内政策落地进度、海外降息预期变化及LME库存数据 (声明:此文系“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编制办公室原创,版权属中国五金机电指数网www.wjzs.org所有。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出处、网址及保留完整内容,违规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来源:五金指数编制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