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实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尾效”分析》进行面板数据建模,具体建模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数据的来源与处理;第二,数据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第三,模型识别;第四,参数估计;因此,在本期中,小编首先对第一部分数据的来源与处理,展开详细叙述,其他部分,将在后期中更新。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基于上期分析的理论模型,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及一致性,小编选择我国29个省市区(除西藏、甘肃外)2000-2012年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得到土地资源变量的系数值,从而根据Romer对增长阻力的定义,进一步测度土地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阻碍大小。
测算区域经济增长的土地资源“尾效”,我们需要Y、K、L、M变量数据。对于产出Y,小编采用地区GDP这一指标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其中,GDP数据是通过以2000年为基期的缩减指数折算成的不变价GDP,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另外,我们直接用统计年鉴中的全社会从业人员指标来表示有效劳动力,即劳动力L和劳动有效性A。
对于土地资源M,考虑到目前土地资源数据非常不全面,鉴于农村土地资源主要用于农作物的播种,城市土地资源多体现在城市建设用地方面,因此,小编选取农作物播种面积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和作为土地资源投入量,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由于此数据小于实际的土地资源投入量,所以可能会造成测算出来的相关尾效值较大,即土地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约束作用可能较大。
考虑到资本K是一个存量指标,但《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均为流量指标,所以,资本存量K需通过一定方法测算得到。现有的关于资本存量K的测度方法有很多,小编遵循绝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永续盘存法”,具体估算公式如下:
要测算出资本存量还需确定三个变量:当年投资I,经济折旧率和基期资本存量K,此外,考虑到可比性原则,还需将上述变量进行以2000年基期的不变价折算。本文选取固定资产形成总额指标来衡量实际投资额,并使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作为平减指数,将其折算成以2000年为基期的不变价。其中,对于基期资本存量,本文将采用最常用的折旧——贴现法来估计,即以各地区2000年的投资除以2000~2005年投资几何平均增长率与折旧率之和。最后,考虑到分省折旧率的难获得性,本文对各省折旧率的估计统一取6%。
前期的一系列准备已完成,下期开始,小编将正式开始面板数据建模,具体EVIEWS操作过程将会详细给出,包括数据的录入、数据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模型识别、参数估计等等,请持续关注中国指数网指数学院模块。